- 朱苦拉 那一片中国最早的咖啡林2023-03-07
- 现年66岁的“平川朱苦拉咖啡制作技艺”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杞凤华用朱苦拉传统的方式炒咖啡。那时起,以朱苦拉村委会杞凤华为代表的第三代村民开始收集整理、规划保护古咖啡和制作技艺, ...
- 剑川古城“二月八太子会”2023-02-28
- 就古城的人们来说,太子是谁,似乎不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但太子解救众生的精神,则深深地受到人们敬仰,由此形成纪念性的民俗活动,表达着人们期盼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的早晨,人们 ...
- 村里的“木匠爷爷”2023-02-21
- 院子里,欧阳定权娴熟地操作着手中的墨斗、角尺、锯子、凿子等工具,每一个细节都精雕细凿,那熟悉的场景,又一次勾起我儿时的记忆,我们相互打开话匣子,再次回到时空的对话里。任由时光流逝, ...
- “狮象鹿马”与段建华2023-02-14
- 最后一道工序是给祭祀供品上色和“点睛”。饵块、饵丝、米线销售是段建华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一套完整的祭祀供品“狮象鹿马”,需再配上4个仙桃,寓意长寿百岁,寿比南山。
- 赵文华:追寻记忆中弥渡腌菜的“乡”味2023-02-07
- 开始那年腌制的咸菜主要是豆瓣酱,销量不大,只有1000多斤,但她一直对原材料把关严苛,坚持用传统工艺腌制,因此她腌制的咸菜没几年就被广大消费者“追捧”,时常供不应求。”赵文华向记者 ...
- 年味,在米花茶中变浓2023-01-31
- 这几天,每天下午和晚上杨红美和丈夫姜顺华都在家里忙着炒米花、炸馓子。1月13日,杨红美(中)和丈夫姜顺华在漾濞县集市上卖米花和馓子。1月13日,杨红美(左)和丈夫姜顺华分工合作,一 ...
- 密祉扎灯人2023-01-17
- 王海富家小院中剖好的竹篾。竹篾是扎花灯骨架的主要材料,因为找上门求购花灯的人越来越多,王海富每年用的竹篾量也在逐年增加。棉纸是传统裱灯材料,现在,王海富大多用绸布来替代,扎出来的灯 ...
- 鹤庆味道——猪肝鲊2023-01-10
- 鹤庆生产猪肝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明末清初就有“胙”在鹤庆出现。猪肝鲊罗锅饭是鹤庆一道传统的美味佳肴。特殊的水质成就了鹤庆猪肝鲊。
- 71岁党员李存德 把农家书屋推进农贸市场2023-01-03
- 2018年1月开始,他每天吃过早点,8点左右就出发到村委会农家书屋拉上部分书籍和近期各类报刊,到农贸市场摆书摊供群众借阅。□夏传武李武华文/图2022年12月15日一大早,吃过早点 ...
- 李协鼎:让梅果香飘洱海源2022-12-27
- 同时,为了把梅果产业传承下去,他悉心培养了自己的三个儿媳妇,同时广纳愿意学习梅果加工的村民到洱宝公司学习技术。公司刚开办,只生产雕梅、苏裹梅、炖梅和话梅4个传统产品,虽然收到一些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