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文化 >> 乡愁

清水沟有支打歌队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11/02 10:28

6月27日,打歌队在“红岩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上表演彝族大刀舞。

6月26日,毕忠德在动员会上向打歌队员们讲解打歌节目示意图。毕忠德是个多面手,除制作道具、吹奏芦笙、表演大刀舞外,他能写能画,是村里人都尊敬的老艺人。每一次排练新的节目,毕忠德都会事先绘好示意图让大家了解,再进行排练。

8月19日,毕佩袁和妻子熊花在家中打歌。打歌,始终融进了清水沟彝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毕佩袁是打歌队的副队长,和队长毕忠德是打歌队打歌和大刀舞的领歌芦笙乐手。在彝族打歌和大刀舞文艺活动中,芦笙是重要的乐器。

8月30日晚上,在大理市下关街道福星村毕柴树金的租房里,清水沟村民间艺人们举行聚会。他们在务工之余,常常在晚上聚会娱乐,边对歌,边刺绣。这样的日常聚会活动,让清水沟村的彝族文化得到自然传承。

6月27日,打歌队部分队员来到弥渡县红岩镇政府,并在“红岩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开始前合影。

7月29日,打歌队队长毕忠德带领打歌队在清水沟村委会进行大刀舞排练。次日,打歌队要到弥渡县城参加“乡村村晚”展演。

7月30日,打歌队在弥渡县城参加“乡村村晚”展演活动,表演大刀舞,图为其中的芦笙领歌。

□ 夏传武 何春松 王 成  文/图

6月25日至26日,在弥渡县红岩镇清水沟村,18名在下关务工返回清水沟的彝族汉子和妇女一遍又一遍地排练着新节目《彝族大刀舞》,他们准备参加红岩镇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晚会。这支打歌队,因彝族大刀舞而在弥渡享有一定的声誉。

彝族大刀舞,一直以来都是清水沟村独具特色的民族文艺节目,在老一辈艺人记忆里,清水沟大刀舞在各种民族活动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年轻人在民族文艺活动中跟着老一辈艺人,边学边跳,自然传承。

清水沟村委会位于弥渡县红岩镇西北部高寒山区,海拔2480米,森林面积26409亩,耕地面积只有390亩,现有农户512户2103人,是一个典型的集少数民族、偏僻、高寒贫困为一体的彝族行政村,也是弥渡县34个深度贫困村之一。上个世纪90年代,清水沟村民逐步走出大山,出外务工以增加家庭收入,至今,大部分劳动力均在外务工。脱离了清水沟这个原生世居环境,清水沟的民族文艺文化有了逐渐消融的苗头。

2014年8月,在村“两委”和村里老艺人的倡议和组织下,一支由村里年轻民间艺人为主的打歌队成立了,目的就是要把清水沟村的优秀民族文艺文化持续传承下去。成立之初,就有49名队员,其中,已被认证为弥渡县非遗传承人的毕忠德和毕佩袁分别担任队长和副队长。

平时,大部分打歌队队员都在下关务工,务工之余,他们大多会集中到某一家的租房里,妇女边刺绣,边和男队员们对对歌、打打歌,以保持队员间的联系和交流,把清水沟村长期形成的优秀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持续传承下去。而在需要参加民族文艺表演时,他们就会提前回到村里排练一番再登台表演。多年来,他们以大刀舞为基础编排的彝族文艺节目都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好评。

8月30日,在下关福星村毕柴树金的租房里,毕柴树金和当晚在一起的多名打歌队队员向记者表示,他们都希望清水沟的这支打歌队能一直维持下去,但他们现在大多40多接近50岁了,由于孩子们都在下关长大,生活环境和村里不一样,多数都不会彝族打歌等本村民族文艺,大家都很担心这项民间技艺会失传。清水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毕世荣说,清水沟的这支打歌队维持到现在很不容易,尽管有很多困难,但村“两委”将尽力想办法克服,补充和培养更多年轻艺人,让清水沟的打歌队越来越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