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专题

大理州: 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5/26 23:28

云龙县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报记者 夏传武 摄]

鹤庆县草海紫水鸡。[本报记者 夏传武 摄]

云龙县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林员在巡护过程中记录新发现的植物。 [本报记者 赵子忠 摄]

宾川县拉乌乡自然景观。[本报记者 夏传武 摄]

漾濞石门关。[本报记者 夏传武 摄]

鹤庆龙潭。 [通讯员 洪松平 摄]

南涧县放飞经环志的候鸟。[通讯员 适志宏 摄]

弥渡县绿色农业蓬勃发展。[本报记者 夏传武 摄]

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本报记者 夏传武 摄]

□ 本报记者 张杨

去年以来,我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持续推进绿色革命,不断探索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2022年,我州以洱海保护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建设成绩亮眼——

建立了洱海保护精准治理重点工作定期调度机制,全力冲刺洱海保护治理“6个两年行动”,洱海水质、水环境、水生态持续改善,全湖未发生规模化藻类水华,国控断面水质连续3年为“优”。

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入选全国“十四五”第二批项目清单,获得20亿元中央专项资金支持。

洱海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挂牌运行,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建成9家科技小院。

创建州级美丽河湖33件,18个国控断面、30个省控断面地表水水质优良水体比例达93.7%,治理水土流失371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31.2万亩、全民义务植树622万株。

2023年,我州全力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统筹推进苍山洱海一体化保护。继续抓实入湖河流水质改善、水生态系统修复等工作,推动洱海水质、水环境、水生态同步改善。实施好洱海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及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健全完善洱海保护网格化管理机制,加快洱海“两线”落地,制定“三区”管控实施细则。加强苍山生物多样性保护,扎实做好苍山世界地质公园再评估工作。启动大理市创建“国际湿地城市”申报工作。推进洱海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应用。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建筑施工扬尘治理、秸秆焚烧治理,打好蓝天保卫战。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入推进“湖泊革命”、饮用水安全保障等工作,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无废城市”建设和重金属污染防控,打好净土保卫战。

抓实绿美大理建设。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以洱海流域为示范,积极打造一批绿美城市、绿美社区、绿美乡镇、绿美村庄、绿美交通、绿美河湖、绿美校园、绿美园区、绿美景区。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深入实施林长制,统筹推进“森林大理”建设和国土绿化行动,完成营造林21万亩,有序推进洱海流域绿色廊道建设。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持续实施绿色革命7个专项行动,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抓实新能源示范项目绿电认证和绿电交易,加快建设碳资源池,推进碳汇项目开发和市场交易服务,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中锻造产业竞争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应用降碳技术,努力建设低碳州、零碳城市、绿电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