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专题

杨春霞:社区居民的暖心书记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1/06 09:29

□ 本报记者 杨磊

转眼间,杨春霞已经离开大理市大理镇五华社区快3个月了,居民们仍经常提起她,遇到了都要热情地邀她:“阿霞,得闲了来家里坐坐。”

“我19岁就进社区工作,刚来时还是小姑娘,现在离开已即将不惑之年。从居委会委员到党总支书记,我人生的重要阶段都在社区度过,社区就像我的家一样。”2022年10月,39岁的杨春霞离开工作了20年的五华社区,到上关镇政府工作。此前,因为工作成绩突出,2016年5月起杨春霞担任五华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先后获得过云南省百名好支书、云南省优秀社区工作者、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大理州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双推进”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等荣誉称号。

将前往上关镇之前,杨春霞如往常一样来到居民杨光兴老人家,询问老人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叮嘱老人要注意保暖。杨光兴老人年过八旬,是一名空巢老人。2020年,杨春霞了解到老人情况后,开始经常到老人家走访看望。

据了解,五华社区建立了“三帮、五必访、一到场”制度——如果发生突发事件、居民有困难或发生意外、邻里之间产生矛盾纠纷,社区一定帮助解决;社区及网格员每月要对困难家庭、失业人员、空巢老人、社区矫正人员等重点服务管理对象进行走访;社区有居民病故的,社区要派人到场提供帮助。同时,在杨春霞的带领下,社区还组建了一支由挂钩单位党员和志愿者组成的“保姆式”服务队,为需要帮助的居民提供上门志愿服务。2018年以来,五华社区共化解矛盾纠纷120余起,为民办事300多件。

入冬以来,气温骤降,居民王沛稳的屋子里却暖意融融。“没有社区,我们住不上这么温暖的房子。”年近六十的王沛稳说,她和长期患病的女儿及未成年的外孙女相依为命,三人之前一直靠王沛稳微薄的退休金和低保金维持生活。2017年,王沛稳家的房子被列为D2级危房,符合拆除重建改造范围。获知消息后,一家人高兴之余却忧愁起来,因为家里实在无法承担危房改造补助后剩下的自筹费用。得知情况后,五华社区积极向上级汇报反映情况,为王沛稳争取到困难补助资金。杨春霞还与同事李雪娟以个人名义为她家担保贷款。房屋改造期间,五华社区居委会还腾出一间办公室,作为王沛稳一家三口的临时住所。房子建好后,在社区的张罗下,空余的房子全部出租出去,有了房租收入。“社区件件事为我们操心,社区就是我们的娘家。”每每提及此事,王沛稳总是红了眼眶。

“我想要一个篮球”“我想要一顶蚊帐”……五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院子里,一棵桂花树上一张张“心愿卡”随风摇摆。“我们在走访工作中发现一些群众不善于表达诉求,于是我们就想到‘心愿卡’的方式,让群众把不方便说的话或者自己的小心愿写在‘心愿卡’上,我们定时收集这些微心愿,尽量去帮助解决。”杨春霞向记者介绍,2018年至今,五华社区已经帮居民实现了500多个微心愿。

“社区就像家,我们把居民当家人、把居民的事当家事。”在杨春霞的带领下,五华社区以“古城·家”为主题开展服务之家、文明之家、幸福之家、平安之家、团结之家、和谐之家、发展之家建设,用真心、真情来管理社区。社区居民也纷纷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主动为“家”做事。“双减”政策实施前,孩子放学后没去处,社区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主动请缨到“微学校”照看孩子们学习;来自辖区内6个党支部的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居民积极响应社区号召,捐款为困难群众筹措手术费……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洋溢着“家”的温暖。

如今,杨春霞虽然离开了五华社区居委会,但心里仍牵挂着这个“家”,居民们也惦记着“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