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专题

“大理这十年”云龙县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10/31 09:12

本报讯(记者 褚雪琴 实习生 姜晓燕)10月28日下午,我州举行“大理这十年”云龙县专场新闻发布会,对十年来云龙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发布介绍。

十年来,综合经济实力持续提升。2021年云龙县地区生产总值达76.25亿元,是2012年的3.3倍;人均GDP达41817元,是2012年的3.6倍;财政总收入达5.31亿元,是2012年的1.5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59.04亿元、48.19亿元,是2012年的2.14倍、2.79倍。其中,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实现翻两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城镇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翻番。

十年来,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县4个深度贫困乡镇全部摘帽,4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2533户48342人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守住守牢不发生返贫底线,抓实“一平台三机制”,累计识别监测对象1853户6326人,未出现一户一人返贫。

十年来,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聚焦农村公路建设,全县公路总里程由2012年的3842公里增加到2022年的5280公里,乡镇公路硬化率、行政村(社区)通村公路硬化率、自然村通路率均达100%。大力谋划实施高速公路建设,随着大漾云高速公路年底建成通车,云龙群众的“高速路梦”即将实现;全面加强骨干水网建设,累计完成水利投资27.54亿元。新建小(一)型水库4座,巩固提升小(二)型水库23座,治理重要河流河道76.23公里;新建和巩固提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241件,实施集中供水工程664件,供水保证率达90%以上,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累计投入电网建设资金3.77亿元,全面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建成4G基站465个、5G基站143个。

十年来,产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紧紧围绕“2+1”产业体系布局,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手齐抓。全面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成高标准农田13.54万亩,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0家,完成28个绿色和有机食品产品认证,诺邓火腿、云龙茶入围“中国品牌价值百强榜”。全县肉牛存栏10.86万头、出栏3.73万头,肉牛存栏居全州首位。全面推进绿色能源和清洁载能产业发展,建成功果桥、苗尾两大水电站,建成漕涧梁子、清水朗山风力发电站。规模以上水力、风力发电产值达22.42亿元,年平均发电量达109.95亿千瓦时。稀贵金属回收利用项目总产值突破10亿元;有色金属冶炼总产值突破3.5亿元。累计发展12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38.41亿元。

十年来,社会民生事业全面进步。2021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7344元、12914元,是2012年的2.3倍和2.6倍。着力提升教育及就业条件,累计投入8.5亿元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71所学校标准化建设。组织劳动力技能培训12.5万人次,发放创业扶持资金7.78亿元,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达87068人次,年平均工资增幅达185%,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达1.8万人。医疗保险净增扩面,参保人数累计达190.19万人次,基本医疗保险累计报销支出15.91亿元,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建成全省首个县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云龙县被命名为第三批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国家级1个、省级18个。

十年来,生态环境优势不断厚植。持续增绿添绿,积极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工程。2012年天池省级自然保护区成功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0年成功申报设立云南云龙国家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成效显著。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大力培植高原特色农业。截至2021年底,全县种植泡核桃130万亩、生态茶4.2万亩、麦地湾梨4.8万亩、花椒6.7万亩、车厘子1.2万亩、中药材15万亩。

十年来,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狠抓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强化了“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加强了“凝心铸魂、固本培元”的思想淬炼;建强了“组织严密、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锻造了“敢于担当、执行有力”的干部队伍;营造了“政通人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下一步,云龙县将紧扣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绿色能源重点县”的发展定位,坚持绿色主导发展,推进“绿色能源基地”“绿色肉制品基地”建设,打好项目、产业、融资三大攻坚战,抓实乡村振兴、绿美城乡、营商环境、民生福祉四项重点工作,努力实现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西南绿色发展示范县、滇西区域性交通枢纽、全域文化旅游目的地、平安和谐美丽新家园”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