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专题

“大理这十年”永平县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10/31 08:52

本报讯(记者 褚雪琴 实习生 姜晓燕)昨日上午,我州举行“大理这十年”永平县专场新闻发布会,对十年来永平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发布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永平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全力战贫困、保稳定、抗疫情、惠民生、推改革、强党建。十年来,永平发展驶入快车道,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3.1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71.19亿元;人均GDP从2012年的11776元增长到2021年的43448元。

十年来,县域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全县经济总量、经济质量不断攀升。粮食产量10年连增,人均粮食产量达608公斤。农业产业规模化效益逐步显现,被确定为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全县核桃种植面积158.7万亩,认证有机基地100余万亩,居全国第一,先后被评为全省“一县一业”坚果产业(核桃)示范县、特色县,赢得了“中国优质核桃基地重点县”“中国十大名优核桃”“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核桃贸易集散第一县”等美誉。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成功打造西南丝绸之路上的绿色明珠——宝台山、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曲硐古镇、离天空最近的茶园——大坪坦、千年古核桃树园梦里原乡——十字口村4个独具特色的旅游风景区和美丽村庄,打响了“千古博南·味道永平”的餐饮品牌等。

十年来,乡村脱贫振兴有效衔接。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2.98亿元,2个贫困乡镇、45个贫困村、6034户21592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高位推动“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34个村被命名为国家、省、州“一村一品”示范村,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十年来,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实施500万元以上基础设施项目629项,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实现翻两番。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78.68亿元,大瑞铁路(永平段)建成通车,云永昌高速进展顺利,建制村实现100%通畅,自然村实现100%通达。建成县城天然气管网20.75公里,结束了永平没有管输天然气的历史。累计投资18亿元,建成玉皇阁水库等7件重点水利项目,完成各类引蓄水工程49691件,群众的饮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十年来,绿美永平建设深入人心。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被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和“林长制”,完成森林抚育15.9万亩,森林面积由19.7万公顷增长至21.35万公顷。全县7个乡镇全部创建为省级生态乡镇,69个行政村被命名为州级生态村,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

十年来,城乡面貌发生巨大改变。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5.3亿元,规划实施项目342个,建成绿地公园22个、市政道路58条,完成城市立面改造12.8万平方米,县城建成区面积从4.49平方公里增加到6.15平方公里,成功创建为省级美丽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城市。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扎实推进“七改三清两建”“厕所革命”等工作,群众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安全。

十年来,社会事业发展硕果累累。群众腰包越来越鼓,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12年的2.5倍和3.3倍。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县人社局被表彰为“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先进集体”。教育质量越来越好,累计投资37.6亿元发展教育,被授予“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100%达标,成功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

十年来,民主法治建设取得实效。“平安永平”“法治永平”建设稳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有力有效,先后3次被命名为“省级先进平安县”,厂街乡岔路村“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四不”基层治理模式全面推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曲硐、官庄等31个单位被命名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成功创建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十年来,党的建设更加坚强有力。扎实推进基层党建“推进年”“提升年”“巩固年”“创新提质年”,721个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全面达标。聚焦书记、基层、群众、协商、质效、拓展六个关键,探索出书记一线抓、事项一线商、问题一线解、质效一线提、民心一线守的“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党建品牌,在全省推广。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不遗余力纠治“四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落地见效,全力构建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