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专题

加强基础研究 抓实科学治湖

——洱海保护治理一线干部访谈之四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1/29 09:57

□ 本报记者 李百祥

近日,记者采访了州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指挥部技术组组长、州洱海管理局副局长赵毅,了解在洱海保护治理过程中开展科学研究,实施科学治湖的情况。

记者:请问目前在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工作中,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哪些?

赵毅:“科学治湖”是州委、州政府在洱海保护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贯穿到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工作的全过程。长期以来,国家和省、州各类科研院所及相关单位,围绕“保水质、防蓝藻”、洱海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洱海流域污染源调查与入湖负荷核算、洱海沉积物氮磷释放、蓝藻打捞和藻类资源化利用、洱海流域空间规划、流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开展科研工作,为洱海保护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比如,通过组织实施洱海水体有机质特征和来源解析及对化学需氧量变化的影响研究、洱海藻华发生机理及预警预报、洱海碳氮磷循环研究等课题,为洱海沉积物污染治理、初期雨水冲击性污染负荷防控、蓝藻水华防控、水生态修复等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记者:您觉得在现阶段我们在实现科技支撑、科学治湖的研究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填补的空白,正在开展的研究项目需要攻克的难题是什么?

赵毅:当前,洱海水质稳定向好的拐点尚未出现,主要指标中的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长期处于高位,全湖水质指标均值在Ⅱ类和Ⅲ类分界线上下波动,改善难度大,成为影响洱海水质类别评价的关键因素。我们在内源污染负荷削减、鱼类增殖放流、水生植被修复等关键课题上的基础研究还不足,“保水质、防藻华”缺乏深入系统的科研支撑,对应的工作措施不多。2021年以来,洱海藻类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前期是微囊藻占优,后期转化为多甲藻占优,但国内对多甲藻防控的基础研究不多,导致缺乏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

记者:您认为继续落实好科学治湖,在接下来的研究中,需要重点突破的是什么?

赵毅:一是在科研管理体制机制上有突破,在充分发挥好现有科研团队优势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团队加入;二是设计重大研究专项,集中力量开展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洱海湖泊污染源及动态负荷影响、湖泊藻华发生机理及防控等基础研究;三是加大科研人才培养力度,强化洱海“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的科技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湖泊保护治理提供长期、稳定、系统、全面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