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专题

禁绝鸦片烟毒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12/01 09:18

大理解放初期,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长期影响,遗留下来的旧社会痼疾很多,其中尤为突出的是鸦片(俗称大烟)烟毒。大理地区各县罂粟种植面积都在万亩以上,罂粟种植空前泛滥。

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提出全国限期禁绝鸦片烟毒,并就禁烟工作提出具体要求。9月,大理专署发出指示,成立全区禁烟禁毒委员会,制定全区禁种、禁贩、禁吸的禁烟计划。随后,全区各县、区、村禁烟、禁毒委员会相继成立并开展工作,一场没有硝烟的禁毒战斗拉开了序幕。

按照省委要求,地委本着“慎重稳进,区别对待”的原则,按照先城市后农村、先内地后边远地区的步骤,开展禁毒工作。在城镇重点是禁止贩卖和吸食大烟,在农村重点是禁种罂粟。地委、专署严格执行“务必保证不使一株一苗出土”的禁种政策,全区范围内一经发现烟苗立即铲除。在禁种过程中,始终注重发动群众,强化宣传,使禁种工作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结合征粮、剿匪、减租退押等工作,组织工作队深入乡村进行广泛禁烟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农民群众也普遍拥护政府禁种罂粟的法令。到1950年底,罂粟种植得到有效控制,到1952年底,全区基本实现了“无烟苗出土”的要求。

禁种的同时同步开展禁吸工作。吸食鸦片最严重的是永平县、下关市,以及凤仪、蒙化、邓川、洱源等县交通沿线和城镇。在城镇,重点调查烟馆、烟民情况,责令关闭大小烟馆或限期转业,烟馆在短期内很快被取缔。在各级禁烟、禁毒委员会查清吸食鸦片人数后,开展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表明政府的禁烟决心,用事实指出吸烟的危害,动员家属帮助广大烟民提高认识。同时,大量发放戒烟药片,科学开展戒烟工作。1952年底,全区90%的鸦片吸食者成功戒烟。

禁种和禁吸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后,1951年禁烟工作重点转入收缴存烟。各地先后召开禁毒大会,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发动群众主动上缴存烟,对拒不上缴存烟者进行强行没收,没收的烟毒、烟具集中焚毁。邓川县在农历正月初二党政军民联欢会上当众焚烧鸦片2万余两,大理县于4月14日在县城南门大街南校场万人禁毒大会上当众销毁鸦片4万余两。1952年1月25日,专署在下关市举行烟毒展览会,会后将各县市上缴供展览使用的全部烟毒、烟具当众焚毁。其他各县市也纷纷举行群众大会,集中销毁收缴的鸦片和烟具。全区轰轰烈烈的缴烟禁烟活动影响十分强烈,使群众认清人民政府的禁烟决心。

严厉缉拿制售贩运烟毒的违法分子。地委指示公安部门加强户籍管理,调查登记制售贩运烟毒犯,发动群众检举烟毒犯和协助政府开展查缉工作。公安、税务和人民解放军相互配合,联合行动,在公路沿线和交通要道设立检查站,查处贩毒行为。1951年,下关市在两期查缉行动中抓获烟犯76名,处决了2名罪大恶极的大烟犯。通过对违法分子的严厉打击,严肃了法律法规,震慑了不法分子。

通过历时三年的禁绝鸦片烟毒斗争,危害百年之久的鸦片烟毒终于被彻底清除。

(州委党史研究室 赵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