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专题

有滋有味的好日子,互帮互助的好邻居,事事有回应的居委会,这就是——

宾川大营镇华侨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11/08 14:25

□ 通讯员 陈若男 王俊斯

一幢幢小洋楼矗立在蓝天下,一片片金黄的玉米迎风招展,田野里忙着丰收的农民来来往往,这些场景勾勒出了宾川县大营镇华侨社区居民的幸福轮廓。

大营镇华侨社区前身为国营彩凤华侨农场,建立于上世纪70年代,主要用于安置返回祖国怀抱的越南归侨。2010年,国营彩凤华侨农场按照相关要求,就近融入周边乡镇,由此成立大营镇华侨社区。社区居民除归侨侨眷外,还居住着12个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归侨侨眷与多民族聚居的社区。

经过多年不断发展,大营镇华侨社区现有5个居民小组,共有居民742户1882人,其中归侨侨眷1688人,社区居民的日子蒸蒸日上。

“我们回到宾川的时候,大家敲锣打鼓欢迎我们,当时国家给我们分了油毛毡房和土地。”42年过去,回忆起当年回国的场景,越义仙仍旧记忆犹新。虽然刚开始大家的条件都比较艰苦,日子也过得清贫,但是在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下,大营镇华侨社区居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在社区交错纵横,宽阔明亮的活动广场在绿树红花的掩映下尽显异域风情。以前的油毛毡房不见踪影,拔地而起的是代表“实力”的小洋楼;过去惯用的“11路”交通工具,也被四个轮子的小汽车接下了“活计”。

近年来,大营镇华侨社区形成了种植葡萄、石榴、柑橘等水果为主,套种贡菜、大蒜等作物为辅的产业发展模式,种植业成为社区的支柱产业。

在种植产业发展初期,大营镇华侨社区曾面临水不够用的困境,为此,大营镇党委、政府想方设法破解难题,为社区发展种植业“保驾护航”。“我们共投资1720万元实施了一个水库引水工程和两个沟渠建设项目,彻底解决了社区种植业缺水的后顾之忧。”大营镇党委书记时雷向笔者介绍说。

灌溉用水有了保障,社区的种植业发展得红红火火,大家的钱包也鼓起来了。“我家一共种了10多亩葡萄,今年仅葡萄就卖了30多万元,除掉成本,有近20万元纯收入了。” 越义发一家共有3口人,除种植葡萄外,他们一家还在田里面套种其他作物,“一年下来,我家的总收入有30多万,相当满意了。”

华侨社区不仅日子好过,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如鱼与水一般,谁也离不开谁。“我们社区有一家的小孩患先天性地中海贫血,后来大人又患上鼻咽癌,知道这个消息后,大家都积极给他家捐款。现在,他家已经带小孩到广东看病去了。”说起社区邻里关系时,社区居民黄庭海向笔者讲了这样一件事。

在操持好小家的同时,居民也不忘管好社区这个“大家庭”。社区居委会牵头订立了村规民约,大家既自觉遵守也互相监督。经过居民的共同努力,村规民约不再是写在墙上的规则,而是成为大家心中的一把“尺子”。

此外,社区居委会还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及时回应居民合理诉求、办结来信来访事件,做好社区综治维稳工作,并创建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信访接待室、图书室、儿童之家、侨胞之家等,切实解决了居民困难的同时,也丰富了大家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