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专题

璀璨非遗 乡愁永续

作者: 来源: 时间:2020/01/17 16:17


大理市白族群众在弹唱大本曲。



鹤庆县“绣娘”正在手工刺绣。


□ 本报记者 杨  磊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

这里,珍藏着我们的乡愁记忆!

近年来,大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秉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着力构建大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绘出了一幅浓墨重彩的非遗美丽画卷。

留住时光,乡愁永续——非遗华彩照进幸福

2020年1月,苍山顶上白雪皑皑,映衬着蓝天白云和碧波洱海。苍山脚下的大理市喜洲镇庆洞村,此时一片宁静。四个月后,这里将掀腾起白族绕三灵的狂欢热浪。

白族绕三灵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来自大理市下关镇、喜洲镇、海东镇等周边地区的绕三灵队伍在“花柳老人”的率领下浩浩荡荡沿着千年传统的绕三灵路线踏歌而行——唢呐声、三弦声、白族调……声声唱入有情天。

“2016年开始,我州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开展绕三灵展演活动,对传统线路和各地绕三灵队伍的传统服装、传统歌舞都进行了保护恢复。还对喜洲镇金河村委会河矣城自然村洱河祠、马久邑凤北本主庙等进行了挂牌保护。”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赵向军告诉记者。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2011年3月25日,大理州被文化部公布列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着力构建大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非遗保护工作呈现新气象、新格局,使大理人的乡愁永续。

“一路的歌声,一路的风景。要唱到天也荒荒地也老老,要唱到石头开花山走路。”弥渡县寅街镇朵祜村,76岁的弥渡民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彩凤情深意长的歌声久久回荡在山谷之间。“我从小爱唱歌,但没想到自己的歌会被很多人传唱,这是我最高兴的事。”李彩凤告诉记者,她唱的弥渡民歌已经被有关部门进行抢救性记录,将被更多的人传唱。

据介绍,我州各县市逐步建立健全了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资料档案,扎实开展濒危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对绕三灵传承人赵丕鼎、白族民居彩绘传承人李云义、弥渡民歌传承人李彩凤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记录工作已经完成,记录浓缩了传承人一生的艺术精华。

“留住大理人的乡愁记忆,绽放非遗文化之光。” 2017年,我州开展非遗档案建设工作,对全州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纸质、电子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科学规范建档;2017年6月,大理州非遗数字博物馆建成上线。白族扎染技艺国家数字化试点、巍山县非遗资源电子数据库等工程也同时推进。2019年,完成12名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8名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项省级代表性项目、40名州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专题片摄制工作;组织完成《大理州民族文化资源普查报告》《大理白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萃编》(上下册)的编撰和出版工作;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数据库建设初验结束并上线。

目前,全州共建成5个非遗博物馆——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云龙白族吹吹腔博物馆、周城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祥云汪氏银器艺术博物馆。2019年,五个馆共接待观众四十多万人次。

在遥远的上海,每当思乡的时候,白族小伙赵广原就会弹起他心爱的三弦。从小师从于多位白族大本曲传承人的赵广原凭着精湛的三弦弹唱技艺,今年被上海音乐学院录取,他说:“我一定要用学到的音乐知识,让白族音乐走得更远,让更多的人喜欢。”

在很多人心底,和赵广原一样——“家乡的音乐,是最美的音乐;心底的乡愁,是最动听的歌。”

活态传承迸发魅力生机——非遗让生活更美好

坐落在大理古城外的大理镇东门完小,每个学期的星期二、星期五,都会有三弦的欢快音符飞出教室的窗户,融化在苍洱间的如画景致里。“我们学校有霸王鞭、白剧、大本曲、三弦弹奏等兴趣小组,每星期都有非遗传承人到学校为学生们上课。近年来,非遗进校园活动使我们师生更了解和深爱大理的非遗文化。”2019年12月31日,在操场边的非遗文化墙前,东门完小校长杨万兴向记者介绍近年来扎根在校园里的非遗文化传承。

除了东门完小外,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推动下,我州各县市中小学校都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一些学校还建立了非遗文化展示室,霸王鞭、力格高、彝族打歌等传统舞蹈被引入学校的课间操,非遗传承人定期到学校授课传艺。“我经常陪母亲到学校讲课,有学生称母亲为‘老师’,她听了非常开心。” 弥渡民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彩凤的儿子李毕告诉记者。

同时,非遗文化传承在社区、乡村也大放异彩,民间文艺队通过歌舞表演等形式展现了非遗项目的绚烂,让非遗文化走进了群众的生活。

2017年至2019年上半年,全州由非遗保护部门组织开展的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近八十场。2019年,大理州非遗保护中心与大理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大理市星光舞蹈学校、下关六中、大理五中、凤仪三中、大理东门完小、银桥完小等学校和巍山县、祥云县联合开展8场进校园活动及2场进社区活动。

非遗项目传承培训活动丰富多彩,进一步夯实了非遗传承的社会基础,年度开展各类传习活动近八十场,培训超过2000人,覆盖全州12个县市。

2019年1月30日,剪纸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杨慧英结束了对贫困户的剪纸和刺绣培训,从洱源县西山乡回到在大理市海东镇的家。“身为非遗传承人,享受党的好政策,肩上就应承担更大的责任。”杨慧英对记者说,多年来她与同是传承人的女儿、儿媳不仅走进学校、社区,还多次到各县市的农村参加扶贫培训,传授剪纸和刺绣技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当地贫困户增加收入。

据了解,近年来,我州大力发展非遗特色旅游、非遗品牌活动,培育非遗特色产业,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剑川木雕已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大理、剑川、弥渡、祥云、云龙等县市“非遗+公司+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逐步形成;弥渡花灯戏、南涧跳菜等传统戏剧歌舞类项目,不仅宣传展示了非遗项目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拓宽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多彩非遗,活态传承,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老手艺”的惊艳时光——新时代里焕发新活力

2019年10月26日至27日,一场关乎传统非遗工艺传承与创新的碰撞与交融的对话会,在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建筑风格的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鹤庆基地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设计师与我州的非遗传承人进行了对话,为大理传统金属工艺的保护传承和创造性转化提供了珍贵的意见和建议。

这方,鹤庆基地的对话会刚结束;那方,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大理基地的白族扎染技艺培训班于2019年12月6日开班。

近年来,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各个基地“你方唱罢,我登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对话会与培训,邀请国内专家和设计师一起分享创新理念和思维,让思想碰撞出点点火花,为非遗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输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

据介绍,2017年11月11日,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下设大理、剑川、鹤庆三个基地。建站以来,三个基地一起承担了大理州传统工艺实训、研习、研究及生产性保护和传承实验基地的工作,积极探索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和现代应用,充分发挥了工作站在振兴传统工艺、非遗与旅游融合、非遗助力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

同时,我州还重点挖掘大理丰富的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白族扎染、鹤庆银器、剑川木雕、下关沱茶、刺绣、白族布扎等传统工艺项目为切入点和龙头,鼓励和支持优秀文创企业等融入大理非遗传承保护,研发具有特色的大理非遗文化产品,支持和引进互联网商业平台,帮助推介销售传统工艺产品,培育新兴文化产业。

目前,白族扎染、下关沱茶、剑川木雕、鹤庆银器、祥云汪情银器等已形成产业化,成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文旅融合发展同打一张牌,推出了大理三月街民族节、剑川石宝山歌会、弥渡花灯艺术节等特色节庆文化活动,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白族三道茶、彝族跳菜、彝族打歌、扎染、甲马等许多非遗项目融入旅游项目,丰富了文化旅游内涵。白族布扎、白族瓦猫、鹤庆银器等一些具有非遗特色的文创产品走进现代人的生活,甚至打开了国外市场。

同时,我州积极参加文化部、教育部研培计划,先后选派剑川木雕、白族扎染技艺、白族民居彩绘、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等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参加中央美院、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云南艺术学院等高校举办的研培学习,通过“培训一人,带动一片”,提升了从业者等传承人群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出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年度参加培训人员近100人。2017年,大理大学被列为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高校之一,先后举办了剑川木雕、白族扎染和刺绣三期培训,培训人数近80人,成效显著。

传统与现代交融,让“老手艺”寻到了惊艳时光,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芒。

链接>>>

链接>>>

截至目前,我州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450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级59项、州级72项、县市级303项;有代表性传承人1320人,其中国家级12人、省级134人、州级95 人、县市级 1079人。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名列云南省第一,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并列全省第三,省级非遗项目数量并列全省第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名列全省第三,四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总数位居云南省前列。此外,还有8个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