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县市 >> 鹤庆

鹤庆西邑镇:从贫困山区到美丽宜居小镇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10/14 08:31

□ 通讯员 寸炳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鹤庆县西邑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扎实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工业服务等工作,全面改善城乡发展条件,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没有一寸水泥路到入户道路硬化全覆盖。历史上西邑镇进村路交通不便,晴通雨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脱贫攻坚开展以来,西邑镇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整合项目资金,帮助全镇9个村76个村民小组硬化了进村道路和串户路,水泥路通达家家户户,实现了进村组、入户道路硬化全覆盖。农户有了小轿车、摩托车、农用车、小货车,告别了出行基本靠走、运输靠牛背马驮的艰辛,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东山之水天上来”成为历史。党的十八大以前,西邑镇东山片区缺水严重,出现“人畜共饮,水窖水发臭,群众饮水需要经过过滤”的痛心局面,生产生活用水成为严重制约群众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邑镇通过寻找水源、规划管线、争取资金,先后完成水井村白脸石、洪家窝自然村人饮项目,彻底解决了全村160户678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实施舍茶寺水库提水工程,解决了1000多人、3200多头大牲畜饮用水及5000多亩耕地农灌问题,彻底告别了“靠天吃饭”“东山之水天上来”的历史。

把家常小菜种成商品蔬菜。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西邑农业产业发展壮大的十年。曾经,西邑群众只能种一点青白菜自家吃,很多菜蔬还要靠街天出去买。脱贫攻坚实施以来,西邑镇部分致富带头人规避缺水短板,探索出了种植雨水蔬菜,在党的产业扶持政策帮助下,雨水蔬菜种植业迅速发展壮大,从奇峰村到水井村洪家窝、炭窑自然村,再到西邑、炉坪和西园村,大半个乡镇都在种植雨水蔬菜,每年的种植面积超过8000多亩,亩产在5吨左右,每亩收入近5000元。同时,还注册了“奇峰绿色蔬菜”商标,蔬菜品质和价值不断提升,西邑群众把白萝卜种成了“金萝卜”。西园村在马耳山广袤的土地上种植大荚豌豆1400余亩、苹果1000余亩,每年用工约20000多个,有效解决了群众务工难、收入低的问题。

从工业小镇迈向工业强镇。历史上,西邑镇企业很少。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代代鹤庆人踔厉奋发,储备土地,协调用水、用电,修路通水,招商引资,筑巢引凤。鹤庆溢鑫铝业、云南其亚、凌云公司、鹤庆峰新石材、香港哲美、贵州鑫兴、银镁铝业等数十家企业落地西邑,西邑镇正成为全县乃至全州工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承担着全县乃至全州经济增长的重要极点。

乡村振兴路上的先行者。西邑镇将条件落后的西邑村乔仁甸自然村作为乡村振兴的试点村,先后实施了公共区域整治、石墙修复、公共设施配套完善、污水治理、美丽庭院建设、文化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设计村庄形象、设置“乡愁元素”,打造乡愁之地,把乔仁甸建成全县乡村振兴试点村和精品示范村,昔日“穷人甸”变成如今的“幸福村”。近年来,西邑镇先后投入财政资金8000多万元,整合资金1.5亿元,全镇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涌现出乔仁甸、响水河、洪家窝、麦田箐、奇峰等一大批美丽宜居乡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户貌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