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县市 >> 漾濞

党的光辉照漾濞 漾濞人民心向党

——漾濞“5·21”6.4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综述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10/10 08:53

灾后重建的金星新村。(摄于9月15日)   [特约记者 杨佳燕 摄]

□ 通讯员 江静龙 李素兰 吉正红

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34秒,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最大烈度达8度,震级高、持续久,16686户民房及电力、交通、市政、水利工程等设施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18.7亿元,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遭受重创。

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Ⅱ级响应,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并连夜赶赴震中指导。大理州、漾濞县两级党委、政府第一时间集结力量开展应急救援。刚到漾濞就任仅一周的县委书记张世伟,在震后第一时间迅速率队赶赴震中秀岭村,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干群同心 救灾一线党旗红

灾情就是命令。该县602个基层党组织、5000余名党员干部在抗震救灾一线发红令、亮红徽、扬红旗,组建“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成立“党员服务站”,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党旗在抗震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抗震救灾能够在短时间里取得阶段性胜利,得益于我们日常的应急准备。防范在前、准备在前、群众工作做在前,才避免了人员伤亡。”漾濞县应急管理局局长赵波感触颇深地说。

震后5天,实现灾区“六有一无”目标;震后20天,全面复产复工;震后25天,快速启动重建工作;震后30天,各级学校全面复课。高考、中考在“板房教室”和“帐篷校舍”中顺利进行,被称为“史上最温馨的救援”和“地震中最温馨的高考”。

一年多来,3000余名党员干部包保16686户受灾农户,用“5+2”“白加黑”“雨加晴”的工作常态,奋战在抗震救灾及恢复重建最前线。

“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中,淬炼了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历练了党员干部的干事作风。”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李住涛介绍说。

民生优先 重建跑出“加速度”

漾濞县于2021年6月16日启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编制出台了《大理漾濞6.4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规划总投资25.94亿元,涉及八大项41个项目,其中民房恢复重建一项2个项目,公共基础重建七项39个项目。

按照省委、省政府给出的明确时间表,全县上下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将灾后恢复重建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振”相结合,打好质量、安全、速度、效率“四张牌”,用干部的“辛苦数”提升重建的“加速度”。

“民房恢复重建期由一年半缩短为半年,公建项目恢复重建期由三年缩短为一年半,这既是时间上的考验,也是人民群众的期盼,更是政治上的检验。”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庚昌如是说。

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漾濞县抓实“增强典型意识、挖掘培树典型、宣传推介典型、表彰激励典型、对标看齐典型”,树立起灾后重建的“金星标杆”。

在金星新村安置点,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新房拔地而起,连通各家各户的柏油路平整干净,这是全县户数最多、规模最大的集中安置点,共安置群众72户,于2021年12月1日开工,2022年1月20日搬迁入住。干部加班、工人倒班、机械连班,多工种交叉施工、错时施工、昼夜施工、流水作业, 51天的建设时间刷新了“漾濞速度”。

“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性制定措施,细化‘一户一方案’,把工作做细做实。”该县副县长董建勋介绍,针对资金、建材等问题,漾濞县推出了“安居贷”“幸福家园贷”,撬动银行贷款投入民房灾后恢复重建,成立询价组,协调52家建材供应商优惠供应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还免费提供了14套民房施工图纸,解决群众的重建困难。

2022年1月31日,该县民房恢复重建任务全面完成,灾区群众在新居里欢度了新春佳节。2022年6月30日,该县18个集中安置点全部完成建设,共安置群众303户。

夯实基础 项目撑起重建路

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漾濞县共规划了民房恢复重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城镇设施建设、次生灾害综合治理、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产业发展培育8个专项共41个项目,聚焦“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责任明晰化、成效可量化”的“五化”措施,层层压实责任。

“2021年8月1日正式进场施工,通过‘大平行、小流水’等施工方法合理安排工期,全天24小时连轴运转,漾濞县第一初级中学现已全面投入使用。”县教育体育局局长田润海介绍,在县城西片区规划建设的漾濞县第一初级中学整体搬迁项目,占地131.23亩,办学规模42个初中教学班。2022年8月28日,同学们走进崭新的校园里,满怀憧憬,以新的姿态迎接未来。

据悉,截至9月25日,漾濞县41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共到位资金22.1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7.61亿元,2个民房恢复重建项目已全面完成,39个公建项目已竣工7个,即将竣工11个,其余21个正加速推进。

接续奋斗 产业振兴发展梦

漾濞县瞄准核桃、文旅两大产业,全新规划和布局产业发展。以创建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为契机,科学规划22个创建项目,深入实施核桃产业振兴示范县“八大工程”,投入1.4亿元加大核桃产业园建设,依托沪滇协作资金技术优势,推动线上贤漾电子商务园与线下漾濞核桃产业园两大共建园区协同发展。2021年,该县核桃综合产值达20.35亿元。

作为县内核桃加工龙头企业的云南东方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县9个乡镇承建和租赁运营着乡村振兴车间,收购、加工核桃,逐步形成以龙头带动,一二三产业闭环发展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带动群众增收。

“目前公司已建成年处理3万吨青皮核桃生产线、年处理干果10万吨、年产1.5万吨核桃油生产线,共16个生产车间。” 该公司负责人徐超介绍说。

与此同时,漾濞县适时打开文旅产业发展大门。2021年9月启动了石门关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现已成功列入国家5A级景区创建备选名单。以柏木铺博南古道为主的文化旅游和以阿尼么为主的农文旅融合新型文旅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此外,漾濞县还不断拓展新型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以贡菜、鱼腥草、辣椒、水晶豌豆为主的“四道菜”特色产业,守住群众的“菜篮子”和“钱袋子”。

党建引领 万众一心感党恩

在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漾濞县以目标、问题、结果为导向,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集中开展“进门入户暖人心、重建家园安新居、整治环境净家园、发展产业促增收、精准帮扶稳就业、政务进家便民众、移风易俗树新风、化解矛盾促和谐”八大行动,强化“调研在一线开展、决策在一线形成、部署在一线进行、任务在一线落实、成效在一线彰显”,并倡导将每周六作为“灾后恢复重建奉献日”,干部职工全部下沉到一线,推动工作落实。

“工作一谋划,马上就布置;任务一落实,马上就推动。与不利天气战斗,与时间赛跑,体现了新时代干部的优秀作风。”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李东海介绍,漾濞县通过建立“五化路径、五个一线、五个典型”的“三五”工作机制,用抓项目的思维谋划推动工作,在基层一线办公解难题、促发展,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过去一年,是全县广大干部职工挑战极限的一年。重建的同时,我们还摘下了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等‘国字号’荣誉,在重建一线涌现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李春梅,还代表全省顺利通过国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考核验收,取得了好成绩。”县委书记张世伟总结说,漾濞县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包保干部的帮扶作用和灾区群众的主体作用,锻造了队伍、转变了作风、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了群众生活,体现了务实担当的精神,校验了“两个革命”的推进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