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文化

弥井乡戏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05/22 08:59

□ 杨剑雄 文/图

弥井村,是剑川县弥沙乡的一个小山村,因盛产食盐而闻名,是滇西北地区与乔后井、诺邓井、啦鸡井并驾齐驱的四大盐井之一,距离剑川县城90余公里,2013年被住建部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4年被评为云南省省级美丽乡村,2017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弥沙乡很多村庄有逢年过节唱乡戏的传统,其中,弥井村就是一个完整保留了这一传统习俗的村子。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弥井村最为喜庆热闹的日子,有对调子、舞龙舞狮、耍牛闹春耕等一系列的民俗活动,而其中的“乡戏”最为隆重热闹,充满仪式感。

坐落在弥井村弥沙河西岸半山坡一个小山坳里的昭应寺,掩映在高大茂密的古树间,寺院坐北朝南,山门面阔三间,过堂之上的古戏台与门楼连为一体,两侧设有楼梯方便乐队和乡戏演员上下戏台。

夜幕初临,弥井村及四乡八寨的群众慕名而来,寺内用青砖铺成的天井大院座无虚席,挤满了前来看戏的人。

当年食盐产业的兴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空前繁荣,二百多年前流行于云南的戏种“滇戏”也被大山深处的弥井人深深喜爱并将其保留传唱至今。

在昭应寺的古戏台上最早忙乎开的是当晚要上台演出的演员,他们都是弥井村里的农民,在四月八农耕文化活动中大多数人都身兼数职,不同时间有着不同的身份,对应相应的角色。有的早上要参与寺庙里的一些祈福祭祀,有的中午又扮成“渔”“樵”“耕”“读”故事里的角色并参与“耍牛”闹春耕等民俗活动,一个个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忙并快乐着,只因为“乡戏”是植根于每一个弥井人内心并被爱滋养着的艺术。

唱“乡戏”是弥井村“四月八”所有活动里的压轴戏,演员按照自己角色需要精心准备,并在师傅的指导下化妆并勾描脸谱,大家在后台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所有准备就绪,演员在着戏服前会很虔诚地向神龛中的“戏神”行礼致谢,希望“戏神”庇佑自己演出顺利。

弥井“四月八”所有活动全都是为了当天晚上的“乡戏”做铺垫,到弥井参加“四月八”的人个个心知肚明,其实看“乡戏”才是一个绝对不能错过的环节。

天色渐暗,弥井“四月八”“乡戏”在观众的期待中拉开大幕,将出相入,演员们鱼贯登场,唢呐、锣鼓声,和着看戏人的叫好声响彻在弥井山谷,我想这里一定就是弥井“乡戏”被爱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