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文化

剑川古城的似水年华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04/17 09:17

□ 杨燕

提起老家,总是会唤起心底最温柔的地方。那是自己家族的源头,是无论走到天涯海角仍斩不断的血脉根基,更是历经沧海桑田之后的心灵归属之地。

每次回到剑川,都带着兴奋和好奇的心情,有时间必定要逛一逛古城。这个坐落于大理和丽江之间本不起眼的小县城,却独有一番超脱于世俗的傲然和纯粹。剑阳楼是剑川的标志性建筑,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风格,龙凤、麒麟等祥瑞神兽的雕刻,飞檐斗拱、重檐飞角的设计,再有剑川名人赵藩先生手书“剑阳楼”匾额,一切似乎都在向外来人士展现文献名邦的气度和风度。

古城隶属于金华镇,进入城内就仿佛打开了一幅历史风情的画卷,鳞次栉比的白族风格建筑映入眼帘,其多为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古建筑和古民居。古朴厚重的门楼,印迹斑驳的墙壁,还有房顶丛生的杂草,无不在轻轻诉说着这座具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小城的峥嵘岁月。

古城轮廓方正,东西南北四门相错,成围合状,三条轴线将古城划分为一个格局严谨的明清古建筑集合体。城内民居门上贴的对联多为群众自己书写,红白喜事、民间风俗、悲欢喜乐融合其中,俨然是古城人家日常生活的小缩影。

最让我为之惊叹的,还是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和渗透。古城内的道路为青石板铺就,按照古代士大夫等级划分,左、中、右三条主线相连,其间弹石镶嵌。数百年间,正中的弹石路仅能古城中的老年人、达官显贵及读书人行走,其余人靠边行走。足以可见剑川本地对于读书知礼、孝悌为先的重视。我每次逛古城的时候,都要特意走一走弹石路,感受那个时代的文人墨客百家争鸣、学而优则仕的文化自信。曾以“何人不中何人中,不中何人中何人”抒发自己奋发向上、报效国家的志向的明朝太仆寺卿何可及;为成都武侯祠题撰著名的“攻心联”的赵藩,其“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深得后人传扬。

然而最让我念念不忘的,还是城内的溪水、阳光、文化三大元素和古城的古韵融为一体的素面真颜。我仿佛一位冒失的闯入者,生怕惊扰了她的美好意境,于是静静地走在石板路上,感受暖阳下慢节奏的古城韵律。古城内家家户户广植花木,尤以竹最为普遍。三国时期“竹林七贤”的故事,赋予了竹淡泊名利、高洁脱俗的风骨。而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中的刚正奋进与恬淡闲适,恰好和竹文化象征的内涵相对应。城内古建筑设计精巧的榫卯结构,还有将剑川木雕和建筑美学相结合的窗棂,历经岁月洗礼更显古朴雅致。而当竹和窗棂共同出现在一个场景中的时候,清新和古典相融合之美,让我暗自叹服老祖宗的智慧,中国人的美学理念可以如此经久不衰,代代相传。漫步于古城里,花木作景,流水为音,剑川本地人相遇的寒暄问候,浑圆厚重的白族方言,乐得自在的烟火人间。岁月至此,莫不静好!

亭亭修竹,潺潺流水。悠悠岁月,浅浅时光。剑川这座默默深藏的小城,一直屹立在滇西北,悄悄绽放着独有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