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文化

瓜江水来一口春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04/17 09:17

□ 石莹

红河是中国南部最著名的一条河流,发源于巍山县红河源村,它由北向南横穿巍山坝子。

红河在巍山境内被称作“额骨阿宝”,旧称“瓜江”。瓜江两岸土地肥沃,四季水涌,波光粼粼、莺飞草长,花落成雨、瓜果遍地。清康熙庠生杨友楠的《瓜江磊玉》中曾描述巍山的山珍野菜既赏心又美味,诗曰:“龚珍不争供清赏,侑食犹堪列绮宴。”虽然四季皆有鲜味,但最能体现“绮”之一字的,还是春天的野蔬。

第一声春雷还未惊动万物,棠梨花的花苞将绽未绽,就已经被人采摘,配着腊肉火腿爆炒就很好吃,但最经典的做法是炒熟后和进米粉面里,摊成巴掌大小的饼子,轻油两面煎黄,外酥里嫩,咸鲜焦香,花苞柔而韧,花托小而脆,腊肉提供着油润的口感,糯米面将一切联系起来,像一首音域分工合理的大合唱。

鲜花与腊肉是最妙的搭配,无论是核桃花还是白杜鹃,凡带有微苦的花朵,必要经历过热水焯透、凉水浸透、腊肉炒透的命运,一套“组合拳”下来,苦味散尽,唯余花香、蜜香,而这一缕若有似无的清甜滋味,就是野菜区别于众多蔬菜的奇妙之处,也是令众多食客趋之若鹜的原因。

也有无须焯水重油的花。白芨一枝独秀,翩若惊鸿,以汤入菜,裙裾翻飞、烟岚云岫,花香氤氲,未偿人先醉;金雀花如其名,娇俏立于枝头,形似金黄雀鸟,叽叽喳喳春意闹人,半开半合的花苞中蕴藏花蜜,拌入蛋液滑入热锅,“呲啦——”声中,绵嫩香鲜,声情并茂;热烈耀眼的油菜花是春天最美的景色之一,在最张扬的时候被采摘入瓮,经过时间与调味料的魔法,换取一道春色永驻的咸菜;白色刺笆花听起来张牙舞爪,实则纤弱无依,只能滚汤快火,汆肉过水,盛在碗中犹如花鸟画,真正是弱不禁风素自怜,黄昏细雨断疏烟。

开在枝头的不仅只有鲜花,还有绿叶。香椿几乎囊括了整个春天的肆意与鲜活,把野菜的风味发挥到了极致,许多地方喜欢拿它来炒蛋,巍山人别出心裁,将之焯水再扭做麻花样,晒干后宽油小火,炸出独一份的酥松脆爽,没有了新鲜香椿的强烈刺激性气味,剩下的是鲜甜生津,口舌回甘。

树头菜又叫刺老苞,从这又老又嫩的称谓中,也可体察几分它又鲜又苦的滋味。春天不吃上一两次树头菜,是对节气变化的一种漠视和麻木。小孩还无法从树头菜的苦味中品尝出清甜,就已经跟随大人一起经受这份味蕾的“打击”,并且尝试理解其珍贵之处。

珍视每一分春之味,不仅要仰头发现每一朵春色绽放,也要低头盘桓每一抹鲜绿吐露。田边地头有荠菜可包饺子,山林缓坡有蕨菜,可以与蚕豆连渣共演一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沟里河边的泥鳅菜别有一股异香,让人不惜清洗费工,也要得偿所愿,就连花坛土盆里开着白色小花的抽筋草,也是一道绝佳的汤菜,甜嫩细滑,像春天的精灵,于细微之处抚慰人心。

在困难时期,春天吃野菜更多的是解决青黄不接的困窘,但促使这种习惯传承下来,却是对平和简朴的认同。

平和既包含性情中的平缓守拙,也体现生活理念的质朴淡然。巍山人善吃“苦”,对苦涩蔬菜接受程度很高,野菜恰恰达成了这种精神共鸣,这与本地人安贫乐道的性格是分不开的,无论是什么样的作物,只要有营养,可为餐桌增添饱腹之物,那么就能从中发掘食材的魅力。

“刍槁有常温,采莒足朝餐。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以野为食,以草为养,不追求奢靡的物质,而是顺应自然,以清洁养正气,古代多少贤士正是靠这种顽强的精神内核垂名于世、启迪后人的。当这种精神气质被以“饮食”的方式传承下来,才真正做到了息息相关、生生不息。

俭以养德,“吃春”的习俗既是对美的极致追求,又是对淳朴生活的理解与坚守。吃下自然的馈赠,留住真善美的精神力量,延续红河源头潺潺清流的澄澈纯净与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