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文化 >> 视觉

剑川象图:垛木房的记忆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8/29 08:32


1993年在采访中拍摄的象图村村景,象图村的人居住房都是垛木房。


垛木房用榫头和榫眼对接而成。


为避潮湿,垛木房要砌很高的石脚。


象图村的马蹄井,对象图村有着特别的意义,在多年的建设发展中,被很好地保护、保存了下来。


近几年修建的象图村观景长廊。


近几年,很多象图人家新建了这样的民居,彻底告别了昔日的垛木房。

□ 韩如龙 文/图

作为一名已退休多年的摄影记者,不时会翻看昔日工作时拍摄的一些照片,回忆那忙碌的“青春”。看着一组自己采访中拍下的记忆深刻的老照片:1993年的剑川县象图乡象图村,人居垛木房鳞次栉比。今年7月,旧地重游,象图村变了模样,宜居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大部分人家住上了新房,原先住人的垛木房作为象图村历史发展变迁中的见证物少量保存了下来。

历史长河中,30年弹指一挥间,象图村的大变化见证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

垛木房,火塘边,一幕幕“原始”生活故事在上演。采访中,部分象图村老人讲起先辈的生活:在一些边远山区,山民砍倒一片树林,用木料建成垛木房,挖出树根疙瘩,烧掉树枝树叶,种上苦荞、洋芋,独家村就此形成。房内有四季不熄的疙瘩火,冬御寒,夏驱蚊,铁三脚上置一锅,咕咚咕咚煮着洋芋与包谷。过上几年,地不肥了,或是债主逼债,带上锅与猎枪,携儿带女,烧掉垛木房,远走他乡。

不经意间,山里宜居的地方由独家村变两家店、三家村, 然后连片垛木房村落逐渐形成。但这要有个先决条件:有水源。传说象图村就是先有井后有村,是驮运弥沙盐的头马,饥渴难耐,用马蹄刨出了水,这才有了闻名遐迩的马蹄井和象图村。

好的垛木房要用一样粗细笔直的木料搭建,两头砍出榫头和榫眼,雕琢要求很高,接上后要严丝合缝;为避潮湿,还要砌高石脚。再后来,二层、三层垛木房出现,上面住人,下面关牲畜。垛木房烟熏火燎,虫不蛀,木不朽,“保质期”超长。

垛木房在住房演变史中一定是不可或缺的一页。尽管有人夸它冬温夏凉,拆除它时恋恋不舍,但它终究是刀耕火种的产物,浪费木材,破坏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山里的人们与外界不断融通,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一幢幢新民居替换了垛木房,乡亲们欢欢喜喜搬进了新居。

象图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新建起了文化广场、标准公厕、太阳能路灯、观景长廊等,而古戏台、马蹄井等有关村里文化渊源的设施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对于早先世世代代居住的垛木房,象图人有的翻修改造做畜圈,有的实在舍不得拆,加装水、电设施改造后自己住,或者把它作为乡村旅游新卖点,让久居城市的游客来体验一下垛木房的过往。垛木房随着时光流逝渐渐淡出人们视野,但它独特的建筑特点兴许又在乡村旅游的大潮中华丽转身,留下象图的一抹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