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社会新闻

主动将林草工作融入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04/22 09:16

4月17日,大理州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仁熙率队做客大理州舆论监督热线访谈节目“政风行风热线”,就全州林草产业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草原防灭火等相关工作进行介绍和交流。

林草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州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仁熙介绍:2023年以来,全州林草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主动将林草工作融入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迎难而上、合力攻坚,林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2023年,省对州林长制考评大理州得分为98.92分,排全省第7名;在全省林草工作会议上,省林草局通报表扬的8项重点工作中,大理州林草局国土绿化、林草资源管理、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林草特色产业、林草宣传5项工作获通报表扬。

一是林长制工作有效落实。州林长办高效统筹,全面落实各级林长巡林工作制度,启动逐级建立林长推动重点任务清单工作,明确每位林长年内推动解决责任区域内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中的一两个重点问题,有力提升了林长履职效能。“林长+检察长”“林长+森林警长”等机制持续深化,形成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林地要素保障质效持续提升。州林草局建立重大建设项目“三级同步联审”制度。2023年,共审批各类涉林项目202个,省林草局下达大理州林地定额550公顷,居全省第四位,同比增长57%,有力保障了全州重大项目建设。三是国土绿化和城乡绿化美化有力推进。2023年度,全州完成营造林任务23.11万亩。完成大理市洱海流域困难造林地精准飞播造林任务11000亩和洱海东岸面山生态修复试验项目622.5亩。扎实推进绿美乡村建设,投入补助资金500万元,完成9个县乡村绿化示范项目年度目标任务,全州32个乡村被评定为省级森林乡村。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义务植树达735.03万株。四是林草资源监管不断强化。扎实推进林地要素保障和违法违规用林整治两个“百日攻坚行动”,2023年森林督查案件同比下降70%以上。全省首家制定出台有偿举报涉林违法线索办法。对森林督查案件大起底、大清账,完成2013—2022年上千件森林督查案件的整改销号,案件查处率实现100%。严格执行项目征用林地日常监督检查办法,全年没有重大涉林违法案件发生。五是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地管理不断加强。开展自然保护地规划编制,洱源西湖风景名胜区、鹤庆黄龙潭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经省人民政府批准。44个保护地勘界报告均已通过州级评审。大理市罗时江湿地被认定为省级重要湿地,大理市洱海、剑川县剑湖被认定为国家重要湿地,实现大理州国家重要湿地零的突破。大理市正式入选第三批国际湿地城市国家林草局提名城市。六是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2023年,全州核桃干果产量达53.31万吨,综合产值183.72亿元,同比增加4.16%,占全省588亿元的31.24%。全州林草产业市场主体达623户,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2户,国家级林草龙头企业1户,省级龙头企业60户,认定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1个(永平核桃产业示范园区),建成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7个,全年林草产业总产值达397亿元,同比增长28.3%。七是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有力有效。全州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态势总体平稳,守住了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底线,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森林草原资源。

多举措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大理州地处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植被类型多样、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物种丰富,是重要的天然基因库和生物资源宝库。全州目前已查明的高等植物4249种,陆生野生动物81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327种,重点保护物种保护率达92%以上。每年秋冬季,都有大量候鸟迁徙通过,已观测到的鸟类品种695种,占全省的68.6%。

为切实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我州一是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力度,让野生动植物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洱海论坛等为契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在普及法律法规、展示保护成果的同时,增强全社会保护意识,营造全州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良好氛围。二是探索创新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模式,积极开展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利用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优势,搭建起野生动物救助管理平台,平台前端为110指挥中心、中端为州县(市)相关管理部门、后端为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经统计,全州年均开展各类野生动物应急处置及收容救护达200多起。三是落实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缓解保护与伤害的矛盾。自2014年大理州实施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以来,辖区内人民群众抵御野生动物损害风险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全州年投入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保费132万元,理赔限额为500万元。十年来,共投入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保费1133.55万元,理赔野生动物肇事案件数10599件,直接理赔费用1223.19万元。四是规范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成效。完成巍山青华绿孔雀野化放归试验项目,全力推进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标准站、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项目建设。同时,通过协同推进“2023年清风行动”,强化各部门协同联动,形成野生动植物保护合力,重拳打击非法猎捕、交易、运输、进出口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违法犯罪。五是坚决贯彻落实野生动物禁食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认真贯彻全国人大《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全面落实禁食野生动物的处置及补偿工作,投入补偿资金共542万元,共退出野生动物养殖户109户。

截至目前,全州共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47个,覆盖12县市,其中,国际履约称号保护地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地15个、地方级自然保护地30个。

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我州是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国森林草原防火重点区域。目前,全州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态势总体平稳,但全州森林草原防火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责任重、压力非常大。全州境内有47个自然保护地、6个国家森林公园、11个国有林场,重要部位、重点林区呈集中块状和带状分布,可燃物载量达到每公顷50吨-90吨,远远超过每公顷30吨的国际警戒线,一旦有火情极易成灾。二是火险等级高、火灾多发易发。4月、5月历来是大理州森林草原火灾多发期,春耕备耕、上坟祭祀、踏青旅游等活动相互交织,是火灾隐患最多的关键时期。三是气候干燥、火灾隐患大。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3月至5月,干旱较常年偏重,林区可燃物普遍较为干燥,森林火险等级持续走高,稍有不慎极易引发森林草原火灾。

面对挑战,全州森林草原防灭火战线上全体干部职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全力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一是深入贯彻落实“林长制”。扛牢专业防、早期救、管行业职责,推动属地党委政府、行业监管部门、林区经营主体的责任落实,紧盯源头防控和早期处置两个重点,督导基层林长、监管员、护林员落实末端管护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人、具体到山头地块。二是加大社会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了森林草原防火大宣传、大警示、大教育专项行动,以群众会、火塘会、院坝会等形式为载体,和群众面对面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森林草原防火知识和政策宣讲,一次森林草原防火责任告知,一次森林火灾警示教育;同时,通过集市街天宣传、广播、电视、抖音、快手、微信等多种方式,线上、线下齐发力,把宣传警示教育工作落实到村、到组、到户、到人,不断提升全民防火意识。三是坚持疏堵结合,科学开展可燃物治理。进入高火险期前组织开展了林区可燃物计划割除、烧除和集中农事用火,有效化解农事用火需求和森林防火的矛盾,减少林下可燃物载量,降低森林火灾风险。四是严格野外用火管控。全面加强预警监测和巡查巡护,在主要入山路口设置了538个防火检查站,对进山人员实名登记和收缴火种,充分发挥1.2万名护林员靠前末端管控作用,对重点林区进行巡护,利用林火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及时监测和处置野外违规用火和火情火灾,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大力推广违规用火线索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群众相互监督,群防群治。在高火险期,对苍山、无量山、马耳山等重点林区实行封山管理。五是加大督查力度,持续跟踪问效,全面开展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层层建立整改清单,定人定时定责,逐一进行整改,确保防火责任落实到位,火灾隐患整治到位。六是全面加强应急准备,筑牢安全底线。全州共组建专业扑火队80支1940人,半专业扑火队167支4564人,队伍靠前驻防,时刻准备,闻令而动,火情火灾应急处置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守牢安全底线。

据统计,我州森林草原火灾90%以上是由违规用火引发的,其中违规焚烧秸秆、烧垃圾、烧香烧纸、燃放鞭炮、吸烟、电焊等行为引发的最多。森林草原防火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人人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用火、安全用火,时刻把防火放在心头,践行到日常生产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共同守护绿美家园。

记者 赵丽花

节目时间:每周三11:00-12:00直播

收听方式:广播频率FM102.7、FM90.2、FM99.9

收看方式:大理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微赞直播间。《大理日报》5版专题刊载。

热线电话:0872-2121027、21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