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要闻

破解困局,大荒地村蹚出致富新路子

——弥渡县“双绑”产业发展模式系列报道之一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04/22 09:14

□ 记 者 杨一薇 柴艳 杜伟

通讯员 鞠 强 李铭

黄瓜成熟时节,每天一早,弥渡县新街镇董和村委会大荒地村的种植户张华就钻进自家温室大棚里开始采摘黄瓜,一抬、一拧、一放,整齐码放到筐里,随后运到仓库交筐、分拣、装箱,刚采摘的黄瓜便被装车销往全国各地。

“以前我一直在浙江的汽车配件厂工作,现在回来种植大棚黄瓜,一年下来收入比在外打工高多了,还能照顾到家里人。”2023年,常年在外务工的张华被老家的巨大变化吸引,选择回村发展产业,从打工仔变身种植户。这几年,大荒地村像张华这样回村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双绑”产业发展模式的落地见效,让他们觉得回村也大有前途。

“双绑”产业发展模式,是弥渡县近年来探索出的一条联农带农富农新路径——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由村党组织牵头成立合作社,发动村民加入合作社,实现“合作社绑农户”;由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建设设施蔬菜大棚,采用规模化种植,引入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提供商标权和专利使用权、种植技术帮扶、配套销售等服务,实现“龙头企业绑合作社”。大荒地村的蜕变便得益于此。

过去的大荒地村,村如其名,发展没路子、增收没法子,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迟迟找不到改变现状的方法。2020年底,新街镇党委召开会议号召各村探索“双绑”产业发展模式,让求改变、谋发展的大荒地村看到了希望。“一定要抓住机会!”抱着这样的想法,大荒地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组长张林保立即回村召开了党员会议统一思想,动员群众注册成立了弥渡博润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大理耘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带领大家发展起大棚黄瓜产业。

“我们与农户是‘绑在一条绳上’的,只有农户收入高了我们才有利润,如果他们没有增收,我们就要亏损。”大理耘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树春介绍,每季种植结束后,从销售收入里扣除地租、运营成本、期间费用等支出后,会提取3%作为村集体收益、提取5%作为风险补偿金,以丰补歉;剩余净利润由企业和农户按二八开,保证农户获得最大收益。

“大理耘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给我们统一提供种苗、投入品,并派技术员驻村对农户进行全程指导,保证品种统一、质量一致、食品安全,采摘后统一使用公司品牌,按最新的市场价由公司进行统一销售。”张林保说,每季度结算时都会将成本、收益、单价、数量等明细列成清单,交至种植户手中予以确认,农户只需要负责种植采摘、交筐确认,没有后顾之忧。

“如果农户在‘双绑’过程中不能盈利,龙头企业是收不回垫付成本的,这样不光激励了农户,更重要的是企业也自加了压力。因此,该模式稳定性好,未来可持续性高。”弥渡县主要领导表示,这一模式的核心是有一家优秀的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大理耘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而李树春与弥渡县早在2013年就因黄瓜而结缘。当时因为大棚设备销售下滑面临企业转型难题的他,从山东省寿光市到云南省考察,偶然路过弥渡县,发现当地气候条件优越,非常适合种植黄瓜,从此扎根这片土地,一干就是12年。

“第一批黄瓜上市时确实很难卖,但给客户尝了两次之后品质得到了认可,销路一下就打开了,甚至开始先抢货再谈价格。”李树春回忆起到弥渡发展的经历。因为种植的黄瓜品质好、产量高、成本低,该公司按照一年一个基地的速度飞快发展,从单一的种植模式,发展成为集育苗基质、无土栽培基质、营养液、种苗、种植销售、技术研发、联农带农创新技术推广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型省级龙头企业。大荒地村也在大理耘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大棚黄瓜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3年来,合作社年年增收,从未亏本。

“从未想过我一年能赚27万元!以前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种田,一年只有一两万元的收入,生活很艰难,现在日子好起来了!”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周国祥边摘黄瓜边笑开了花。

“2023年,我们卖出精品黄瓜近11万件,总收入900多万元。除去成本和其他费用,剩余430.2万元的纯利润全部归社员。最高的一户分到了27.8万元,最低的一户也有14万元左右。”张林保十分高兴,“回头看看这几年的大荒地村,通过‘双绑’模式的带动,村子美起来了,产业发展起来了,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了,人心也更齐,我们浑身充满了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