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要闻

宾川杨保村——

多元赋能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速增质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04/02 08:31

□ 通讯员 张鹏

近年来,宾川县乔甸镇杨保村从“摸家底、强家底、拓家底”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速增质。2023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全镇首位。

清产核资“摸家底”。杨保村紧抓“三资”清理契机,在全村大力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坚持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原则,绘制集体资产清理推进作战图,按照“先清合同、再清土地”的顺序逐片推进,顺利回收水塘39个及原东片小学旧址土地25亩,切实将村集体资产收回来、统起来、管起来,成功破解集体资产“收归难”问题。充分挖掘全村回收的铺面、土地、水库、水塘、“四荒地”等可流转的土地资源,通过召开户主会议,采用公开夺标等方式,收取承包费、获取租金,盘活村集体闲散土地25余亩,既实现土地高效集约利用,又为村集体增收14余万元,把闲置资源变成“香饽饽”,成功破解集体资产“盘活难”问题。

立足优势“强家底”。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来源单一,缺乏总体规划、管理不规范等问题,2019年,杨保村依托本村光热资源优势,以资源换产业,引进光伏帮扶项目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农户增收的新渠道。投资140万元建设吴家海塘水面光伏电站项目,光伏电站建设规模245千瓦,于2019年12月底建成投产并网发电,每年为村集体稳定增收26万元。同时,通过党支部推荐,光伏电站优先选聘就业困难、年龄偏大、自身发展能力弱的14名困难群众务工就业,有效化解了返贫风险。

创新模式“拓家底”。往年,乔甸镇全镇仅有1个农贸市场,场地狭小、无序经营、以路为市的现象较为突出。为彻底取缔“马路市场”问题,杨保村积极谋划集镇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项目,成功解决了“报批难、审批难、征地难”三大难题,新建停车场、摊位、公厕、水电设施等基础设施完备的农贸市场。该项目总投资1420万元,其中,争取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10万元、沪滇协作项目资金470万元、涉农整合资金630万元、村组自筹110万元。该农贸市场采用“飞地”模式由杨保、河边、雄鲁么村共同参与,摊位通过公开发包进行委托经营管理,预计年收入达100万元以上,除河边、雄鲁么村各分红5万元外,剩余收入归入杨保村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增强了自我“造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