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社会新闻

漾濞震后重建焕新颜 红会发力见成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03/28 09:17

□ 通讯员 杨琴珍 沙敏

阳春三月,惠风和畅。近日,走进漾濞县苍山西镇淮安村,红十字文化广场上,应急救护、应急救援、无偿献血、人体器官捐献等知识宣传展板布满博爱亭,村里的妇女在广场上跳着广场舞、孩子们在追逐玩耍,老人们悠闲地晒着太阳。这是漾濞“5·21”地震发生两年多后,受灾群众在安置点生活的一幕。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级红十字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灾区民房重建完成,学校、卫生、交通等恢复重建项目已投入使用,公共设施得到升级,广大群众防灾减灾意识不断增强。

搭建援助“桥梁”

“地震了!地震了!”2021年5月21日,漾濞彝族自治县发生6.4级地震,大理州红十字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救援人员及时到达震区开展工作。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云南省红十字会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按照灾区需求,连夜调拨单帐篷300顶、赈济家庭包1100个、冲锋衣1000件,用于支持当地红十字会开展灾害救援工作。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伊利集团迅速行动,于5月22日将纯牛奶、婴幼儿奶粉等物资运抵漾濞县人和广场救助站进行发放。

云南省红十字会、大理州红十字会和楚雄州、宾川县等相关州、县红十字会第一时间组织救援力量驰援漾濞开展抗震救灾;各级红十字会共招募志愿者820人深入开展受灾群众安置、救援物资接收、分发等工作。

帮助恢复重建

漾濞县红十字会接受社会捐赠款中,社会各界捐赠和省州红十字会转入的捐赠资金共1605.51万元。根据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筹和实际需求,将非定向捐赠资金用于漾濞一中初中部、苍山西镇中心完小、漾濞上街幼儿园、金星博爱卫生室等23个项目和受损民房的恢复重建,有效确保了全县教学、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实施“博爱家园”项目8个,提升了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漾濞县红十字会接收的定向捐赠资金,分别用于定向捐赠22个点恢复重建项目实施,由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组织实施,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项目严格规范实施。

漾濞县先后投入州、县两级募集资金360万元,在淮安、平坡等8个村实施“博爱家园”项目。其中,硬件建设资金30万元,修建了应急避难广场、博爱长廊和公厕、路灯等附属设施及户外标识、标牌、展板、纪念碑等设施,并设立了办公场所和急救站。软件建设投入资金15万元,打造了8支共256人的救援队伍,开展救护员培训16期476人;防灾减灾及地震逃生演练、卫生健康等培训192场19600余人次;开展学校地震逃生演练16场4300余人次;开展泥石流逃生演练16场1700余人次。通过培训,让项目实施村60%以上的村民至少掌握了5种防灾减灾知识和2种简单急救方法,避难场所成了项目村群众文体活动和休闲聚集场地。

传递大爱精神

“地震后,政府帮我们重建家园,我家也拿出一块地支持,值得啊!现在村里的居住环境比以前要好很多,红十字文化广场就像我家门口的‘小公园’。”漾濞县苍山西镇淮安村花园小组村民杨和意说。

淮安村“博爱家园”项目以推动社区治理、提升社区能力、促进社区发展为目标,以防灾减灾、健康促进、人道传播为主要内容,该项目撬动整合民政、住建、乡村振兴等部门资金2600余万元,弥补了各部门在灾后恢复重建中项目小、资金少,“各吹各打”的问题,有效促进了项目的高效整合和效益的充分发挥。

2023年,淮安村一村民离世后,逝者家属向红十字会捐献了逝者器官。逝者家属说:“地震受灾后,红十字会为我们做了许多好事,还组织我们参加急救培训,我信任红十字会。器官捐献是高尚的事,也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我们同意捐献。”

两个多月后,漾濞县又一村民发生意外,经抢救无效后离世。家人看到了淮安村村民捐献器官的报道后,也同意捐献亲人的器官并宣传报道。越来越多的器官捐献新闻,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小故事中的大爱精神产生了大能量,也让红十字走进了更多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