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多年驻村情 一颗为民心

——记大理州第二届“苍洱霞光”人才苏子峰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12/14 08:51


苏子峰在观察记录白芸豆生长情况。(资料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 记者 杨艳玲 见习记者 龚秋燕

“我本身是学农学的,最适合我的战场在农村。”

“苏老师,谢谢您让我家发财了。”

“苏老师,我想种点白芸豆,想问问您怎么种?”

……

未见大理大学党职群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现任云龙县关坪乡高明村驻村第一书记苏子峰,却听说了很多关于他的驻村故事。机缘巧合,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早晨,遇见苏子峰风尘仆仆地从云龙赶回大理大学,他高大挺拔的身躯后是未来得及清洗的车辆,车身上沾满了泥巴。他扎根基层、携手农民,把最宝贵的青壮年时光留在云龙大山深处的故事,就如这辆车一般,让人敬畏。

“驻村让我去吧”

2007年2月,学院决定选派苏子峰到云龙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当时他正在筹备婚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坚定地说:“我学的是农学,驻村让我去吧!”就这样,苏子峰作为云南省第一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来到了云龙,他当年也没想到,来来回回多次驻村,时间跨度竟达16年之久。16年来,苏子峰与云龙结下了难舍难分的情缘。

“选派苏老师到云龙是因为他专业知识扎实,而且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拳拳之心。”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副院长毛本勇说。

2009年3月,第一轮驻村工作期满,云龙县向大理大学申请,请求再次下派苏子峰到云龙县帮助发展畜牧产业,苏子峰第二次驻村;2012年3月,云龙县再次向大理大学请求派苏子峰到团结乡发展林下山地鸡养殖产业,苏子峰第三次驻村;2019年正值脱贫攻坚关键之年,苏子峰第四次下派关坪乡高明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16年来,我错过了陪伴父母、妻儿,虽有遗憾,当看到老百姓对我无比渴望的目光时,我还是义无反顾地一次次下到基层,农村太缺技术人才了。”苏子峰说。

“谢谢您让我家致富了”

在云龙驻村的时间里,苏子峰深入田间地头,认真调研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了各个村的产业发展规划。在团结乡交通沿线,苏子峰重点发展并推广三元杂交猪,养猪示范户在当年均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云龙县大力发展泡核桃种植,而部分农户为扩大种植面积肆意砍伐生态林时,苏子峰组织专家教授,深入全县乡镇开展调查研究,撰写了《云龙县核桃种植对生态林保护的影响》调研报告,为云龙县核桃产业发展规划与生态林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撑,缓解了核桃种植与生态林保护之间的矛盾。2020年,苏子峰制定了白芸豆栽培技术改良方案,他带领驻村工作队,通过科技培训、入户指导等方式,手把手教会农户种植高产白芸豆,并成功开展了“芸豆—豌豆套种”的试点工作,当年就实现白芸豆产量和收入翻番。村民字霞丽给苏子峰留言说:“在您的技术指导下,我家种植的白芸豆产量翻了一番。我们家靠白芸豆维持生计,照以前的产量不敢想,真的谢谢您!”

“苏老师,谢谢您让我家致富了。”经常接到群众类似这样的电话,苏子峰特别开心。

“像开家长会父亲没来一样”

“老师,您因驻村没能参加我们的毕业典礼,感觉就像开家长会父亲没来一样。”这是学生徐庆松给苏子峰的微信留言。

作为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的一名教师,苏子峰先后承担了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年均教学工作量为233个学时,他教育学生就像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和学生结下的情谊如父子般感人。2012年,苏子峰作为动物科学专业建设负责人,带领教研室年轻教师创建“正大后备人才培训班”,构建“政行企校”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的实践、实习、就业搭建了平台。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16年来,苏子峰在云龙和大理大学之间奔波,苏子峰这个“泥腿子”老师和他的泥巴车成为大理大学最美的风景。每到上课前一天,他会把驻村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具体案例与书本结合,把深奥的知识讲解得生动有趣,整个课堂妙趣横生,深得学生们喜爱。作为动物科学专业第一任专业建设负责人,苏子峰参与并见证了动物科学专业的创建与成长,为此专业学生的培养付出了无数的心血。

“被需要”成为苏子峰服务老百姓和服务学生最大的动力,他把“三农”情怀深藏于心间,用实际行动,成为山区百姓最信赖的“贴心人”,成为大学校园最朴实的“三农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