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云迹青年| 知名“老李”回馈滇池——漫画乡愁杜曲村

作者: 来源:云南网 时间:2023/12/11 17:30

杜曲村热闹起来了,每天都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走进这个小村庄,在一幅幅充满乡村记忆的漫画前拍照打卡,甚至借来村民的背篓、锄头,有模有样地扮演起“画中人”。

没有广为人知的名胜古迹,也没有吸睛亮眼的自然风光,这个与网红打卡地海晏村“一路之隔”的无名村庄,依靠生动有趣、栩栩如生的壁画焕发出新的生机。

而将漫画搬上杜曲村大大小小上百个墙面的,是云南为数不多走出国门的漫画家——李昆武。他漫画里的平民史诗让不少外国人为之着迷,很多朋友和粉丝喜欢亲切地称他为“老李”。

近年来,随着乡村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壁画作为乡村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乡村的墙面上。走向世界的老李,在68岁这年,回到了乡村,将对滇池的眷恋调成墨,在杜曲村的墙上勾勒出一幅幅饱含泥土味、生活味和乡愁味的漫画。

 01

  老李遇杜曲:这个村子留得住东西

在中国,叫杜曲的村子有很多,最出名的是陕西西安有“樊川明珠”之称的杜曲村,据说因汉唐杜氏贵族世居于此而得名。而滇池边的杜曲,最早名叫二家庄,后有一名“酿酒始祖”杜康的徒孙带着酒曲来到二家庄,酿造出来的酒名扬乡里,由此也为二家庄赢来了“杜曲”的美名。

昆明的杜曲位于滇池东南流域,流淌的河流,赋予了杜曲独特的古渔村落农耕文化。现在杜曲村民回忆起过去的村子,大部分会说,“以前村口有一座拱桥,我们小时候经常在那里摸鱼捉虾,村前是大片大片的稻田……”

随着时代的发展,那座承载着几代杜曲人记忆的拱桥变成了平整的水泥平桥,河水成了小沟,土木结构的老房子成了危房;因酒曲得名的杜曲村没了酿酒的空间,酒香淡去只余穿堂风;环湖路横穿而过,村民放弃了水稻和红薯,开始种植经济价值更高的蔬菜、花卉、杨梅;剩余的土地,就依靠滇池旅游度假区的葫芦丝产业项目打造“古歌杜曲”葫芦丝文创示范村……

“时代在变迁,我们也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去主动适应这个时代。”常乐社区书记李丽芬原本是斗南的姑娘,嫁到杜曲后,这个小小的村子如今成了她为之奋斗、付出的家园。

在滇池周边所有183个自然村落里,杜曲像是一个适应力极强的“小不点”。0.88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里,居住着151户杜曲人家。2011年,杜曲人在后山种了235亩大树杨梅经济林,杨梅树从山脚延伸至山顶,站在山顶,便可眺望滇池。

今年,昆明市印发了《昆明市滇池沿岸重点乡村改造提升方案》,将杜曲村纳入46个重点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在此契机下,今年3月,李昆武作为“滇池文化大使”受邀前往杜曲村。

走在村子狭窄却整洁的街道上,怀旧的“老李”看到了不一样的杜曲:小卖铺的门口,摆着几只村民自己用稻秆编织而成的板墩;老旧的土坯房上,混杂在土砖中的稻壳清晰可见;走进一间老房子,里面的老人会大声地告诉说,他们的房子有几百年了;村民兴起时,还会表演上一段以前在二十四节气时才会表演的花灯歌舞……

真实生活所传递出的气息,正暗合了这位七旬老人的美术观。李昆武从不感到后悔没有受过美术专业系统学习,他觉得自己的绘画个性总是在社会生活中找寻到的。勾勒、涂画……反复创作中发生的一切,甚至瑕疵,都会为他笔下的角色带来更强的生命力,因为对他来说重要的不是线条本身,而是画面的活力。他以质朴却精湛的笔触实现了这一点,为每个生活场景、每个角色赋予了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在原生态的杜曲,李昆武发出了“杜曲村是留得住东西的”的感慨。他决定以“漫画乡愁杜曲村”为主题,为杜曲村作画,让杜曲村留住的东西,被更多人看见。

遇见是一切的开始,享誉国际的知名漫画家“老李”邂逅了传统古渔农耕村落杜曲,滇池边上又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得以起笔。

 02

  老李绘杜曲:这是大家的平台

从6月起,每天早上8点,凉意未消时,李昆武已穿着长款藏蓝工作服,戴着大檐遮阳帽,左手拿着一碗墨汁,右手执毛笔,站在村口的壁画前,佝偻着背晕染着画的细节。笔墨肆意晕染泼洒间,黑与白、水与墨,勾勒出青山绿水间的杜曲村。

画了一会儿,李昆武会坐在壁画对面的球场边,双手撑着膝盖,静静地看着自己的画,像是在思考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又像是沉浸在自己的画中世界。李昆武拿起画笔的那一刻,似乎时间都放缓了脚步,但画中的光阴却一点一点地随着笔墨流动起来。

村民们路过,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步伐,静静地看着李昆武老师绘在墙上的画。如果你过去问画得怎么样,他们会连连点头:“好看,好看。”说完会指着画里的桥、荷花、房子告诉你这些东西在以前杜曲村的哪里哪里。

在李昆武的记忆中,儿时昆明的村庄里就有许多宣传卫生、科技、亲孝等主题的墙绘。早期的中国乡村,墙绘、壁画承担着宣传国家政策的重要使命。新时代下,壁画应该展现怎样一种滇池新风貌,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壁画就是村子的广告,应该要把村民最真实的生活写照呈现出来。”李昆武觉得,在乡村振兴这个大主题下,艺术乡建最重要的落脚点是村民。他想通过这幅画传递乡村振兴中的共创理念——乡建不应该是某个艺术家的“独奏”,而应成为村民和艺术家“合奏”的交响曲。

目前,云南省有许多乡村都通过艺术家参与使得乡村得以振兴。大理州双廊镇的“农民画社”便是典型代表。乡村振兴的关键不仅在于经济的帮扶,更在于精神世界的丰满。

“他们才是主人,我在画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家庭、他们的村子。”在乡村,村民是最鲜活的元素。“李老师,我有一个想法,可不可以在画上写一句‘水绕常乐一片景,山环杜曲四面青’。”在画稿交流环节,村民张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李昆武掏出手机,用一根手指点击着屏幕按键,认认真真地把村民的意见记录好。

“这次不是我一个人的画展,而是大家共同的平台。”在乡村画漫画,只有纳入乡村、纳入村民生活,激发乡村与村民的“参与感”,才能做到接地气,进而打破乡村壁画“千村一面”的困境。

“杜曲村的壁画不光是一种视觉上的欣赏回顾,同时还能得到一种知识性的、艺术性的、历史性的综合的反馈和互动。”李昆武并不赞成乡村壁画过于注重绘画技巧的表达和视觉效果的强化,而忽略了最重要的情感抒发。在李昆武看来,画画就像理发一样,重要的是把握分寸、顺其自然,让内心真正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在9月末壁画揭幕式的当天,很多人被这些作品吸引,有人问,“画这些作品要多长时间?应该有很多助手帮忙吧?”“杜曲村因此大火,李老师的作品应该值不少钱吧。”  

但事实是,为了这次的壁画项目,李昆武老师选择住在杜曲村,和村民们同吃同住,每天朝六晚八地创作近八个小时,只有中午吃饭的时候休息一会。一个人爬上扶手架,一个人作画,唯一的助手就是帮忙扶架子的村民。每个星期回家一次,为了洗个热水澡。

在这里,杜曲村的村民和李昆武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荣誉村民,还被授予正式牌匾。年老的村民叫他“老李”,年轻的村民则称他为“老爹”。在他生日当天,村民们还专门去城里给他买了生日蛋糕,举行了一个特别的晚餐。

壁画完成之后,很多村民来这些画前拍全家福留念,一些摄影爱好者和艺术家也纷纷前来参观。杜曲村建立了“昆武作品阅览室”,为村民们和到此游玩的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阅读的场所。村民和游客们在李昆武老师的漫画作品里追寻着老昆明的烟火人间,也在接受着一场无声的美育。

美丽乡村的诗意和远方,总要花些脚程才能到达。李昆武站在画壁画的高架上,蘸墨延伸出树的枝丫,一位村民紧紧扶着高架不让它晃动,眼睛却一动不动地看着李昆武的动作。戴着阴丹蓝头帕的老奶奶、耕作归来的村民、舔着冰棍的小孩,都在围观和参与这场老昆明艺术家反哺家乡的壁画创作。集体审美、集体记忆和集体情感随着李昆武的墨汁,成了墙上那棵大树的繁茂枝叶。

 03

  老李话乡愁:这是人类共通的情感

在李昆武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戴着软边尖帽、背着大背包、骑着单车的漫画人物,这是李昆武根据自己的形象创造的漫画形象,叫李小午。

李小午现已成了一个世界性的标志形象,他出现在法国的公交车上,出现在“云南山泉”瓶身上;而在杜曲村,李小午出现在“音乐小镇歌舞杜曲”的壁画上,他在最下角比着耶做着鬼脸。

李小午跟着“老李”的画笔在国际上走了一遭,最后回到滇池旁边的一个小渔村,在漫画的世界见证着杜曲村的昨天、今天、明天。

“我家杜曲村,后山杨梅深;滇池划小船,祖辈有田耕。北靠海晏埂,南挨古晋城;环湖东路过,迎客来生根。”一位50多岁的杜曲村民牵着4岁的孙子站在杜曲村口的第一面壁画前,一字一句地教孙子读着画上的歌谣。李昆武拿着画笔站在树荫下,看到此景急忙招手让带着相机的参观者把这一幕拍下来。

“一路走来,我其实都是在画乡愁。”李昆武把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倾注于笔尖,创作出一部又一部充满云南味道的作品。而当这些作品走出国门,真挚的情感产生了动人心魄的力量。一次,李昆武在法国举办个人画展,进展厅时他习惯性地扫了一眼看展的观众。只见在一众抬头看展的观众中,一对母子尤为“奇怪”,母亲低着头,儿子一边看画一边讲着什么。

抱着好奇心,李昆武走近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来那位母亲是位盲人,而她的儿子附在她耳边耐心地给她描述着李昆武的画。看见李昆武过来,她的儿子轻轻告知母亲画的作者来了,这位母亲就转过头来“看”着李昆武,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知道云南,我跟着《从小李到老李》逛了一趟云南。”交流中,李昆武才知道原来这对母子一直很关注自己的作品,盲眼的母亲在儿子的描述中,仿佛也能看见李昆武笔下山清水秀的彩云之南。

李昆武在杜曲村作画时,村民总喜欢默默站在他身后,背着手一看能看半天。乡愁是柴米油盐,是衣食住行,是喜怒哀乐,是悲欢离合。李昆武把杜曲人乃至无数个生长于乡村的人的乡愁,画在了《赶街图》《金色的童年》等作品上。杜曲人并不怀念以前缺衣少食的日子,但在李昆武的画里,他们似乎看到了苦日子里的小美好。“乡愁是全人类的共通的情感!”正因如此,把对家乡最真挚的情感倾注于作品中的李昆武,总是能打破文化壁垒和语言障碍,在世界收获一大波“昆武迷”。

游客段常明参观过一次杜曲村后,又忍不住当了“回头客”。“上一次看得太匆忙了,这次想仔细地欣赏一下画的细节。”段常明说,看到杜曲村墙上的壁画,他不由得想起自己的童年和家乡。

对于一个拥有数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家而言,乡村是生存发展的起点。但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让乡村被改造、被掩埋。失去是怀念的开始,怀念是乡愁的基调。

李昆武早早便意识到记录乡愁的紧迫性,他创作了一系列关于乡情、乡土的作品,比如《滇池沧桑图》《昨日之昆明》《在画乡愁》等等。

“乡愁是一个宝库,乡愁是一本大书。”留住乡愁不能简单停留在记录风光、歌颂云南大美上,更多地是镌刻住人们真实的生活和淳朴的民风。为此,李昆武已经着手创作了类似于老歌谣、老游戏之类的人文乡愁漫画。在乡愁的宝库里,李昆武是一位“眼尖”的掘宝人;在乡愁的书页上,画满了李昆武和家乡的缱绻岁月。

当前,昆明市正按照打造滇池沿岸大生态、大湿地、大景区的思路,推动生态保护、美丽乡村建设、历史文化保护、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努力让环滇池沿线生态文化景观串珠成链,文化之美与自然之美交相辉映,再现大观楼长联描绘的“五百里滇池”立体画卷,让群众共享生态红利。

在杜曲,望得见杜曲山,看得见滇池水,也留得住李昆武和村民们的田园乡愁。走向国际的知名“老李”,用漫画浇灌滇池的文化之“根”,保护家乡的发展之“叶”。正如他所说,“我想用我的笔给后人留下一个尽可能真实、生动、可爱的昆明城市形象,一样的就是继续画好老昆明,不一样的就是画更好的老昆明。”

 李昆武简介

李昆武,出生于云南昆明,春城晚报资深美术编辑、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凭借《从小李到老李——一个中国人的一生》漫画三部曲,入围“漫画奥斯卡”法国昂古莱姆大奖,同时荣膺法国圣马洛图书展“最受读者欢迎奖”和“历史会晤”文化节最佳历史类漫画大奖,成为亚洲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漫画家,被授予“法国文学艺术勋章”。

云迹青年融媒工作室 出品

作者:云南师范大学 柳盈莹 杨荣选 罗志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