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社会新闻

洱海流域的科研守望者

——记大理州第二届“苍洱霞光”人才沈剑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12/07 09:17

沈剑在介绍洱海保护工作情况。(摄于11月25日)

□ 记 者 杨艳玲

见习记者 龚秋燕 文/图

“沈剑博士在科研方面很有钻研精神,他工作踏实肯干,为人和蔼可亲。”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办公室后勤主管解云峰说。

“洱海里面有很多小型鱼,小型鱼大多以浮游生物为食……”在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记者见到了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副院长、博士沈剑,他正在进行洱海科普宣传,生动形象的讲解让人如沐春风。

初识“洱海月”

“大理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对我们外地的学生有很大吸引力。”回忆起刚到大理的时候,沈剑的眼中仍然充满喜悦。

2009年,沈剑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跟随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孔海南和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首席研究员、上海交大云南(大理)研究院院长王欣泽,坐上从上海中转昆明至大理的火车,辗转50个小时来到洱海边,成为参与国家水专项洱海项目研究工作的一员。沈剑终于见到了洱海,随后一步步揭开“洱海月”的神秘面纱,从此与大理结下了不解之缘。

沈剑清楚地记得,在洱海项目启动时,当时58岁的孔海南老师患有房颤性心脏病以及高血压等疾病,本不适合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原现场工作,但他毅然坚持做了项目的负责人,大部分时间都扎根在了大理。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沈剑全身心参与到“研究洱海”的工作当中,为洱海“水更清、月更明”尽心竭力。

扎根洱海边

如果说初识“洱海月”是与洱海的一场浪漫邂逅,那么长时间的驻扎才能真正感受到研究洱海的艰辛。

沈剑说:“我们团队的工作特点就是在现场驻扎、在一线工作,要住在研究对象的旁边,才能够每天观测到研究对象。”

于是,沈剑和他所在的团队大部分时间都驻扎在洱海边,为了研究洱海和主要入湖河流污染问题,他们走遍了洱海流域的各个村庄、各个乡镇、各条河流,先后在大理市沙坪村、上末村、满江村居住过,租用农民房屋改造成实验室和办公室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的洱海研究基地,因陋就简,从无到有。2015年后,大理州启动了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八大攻坚战”,沈剑和他所在团队的工作内容也更加复杂,他们每天徒步五六公里实地采样,走遍洱海流域的每一条溪流。一年365天,至少有330天在洱海边,驻扎的学生也从最初的两三名到现在的30多名。

“沈博士一年有300天以上都在研究院,平时我们下班了,还经常看见他办公室的灯亮着。” 解云峰说。

长期在洱海边工作和生活,沈剑已成为一名“新大理人”,他的孩子也出生和落户在大理,他的“根”已深深扎进了苍洱大地,成为洱海流域的科研守望者。

守护洱海清

作为技术骨干,沈剑牵头研发多项实用治理技术并开展工程示范,为解决洱海流域的面源污染问题、入湖河流的水质问题和重点湖湾的生态修复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丰富了洱海流域的技术储备,系统解决洱海怎么治的问题。十多年默默扎根一线,沈剑深知“洱海清、大理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推动全民治湖、护湖,沈剑主动成为“洱海保护宣讲员”,为基层干部、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青少年学生、大学生社会实践团、妇女干部等开展洱海宣传讲座30余场。

“洱海保护正从单纯的污染治理转向生态修复和流域的绿色发展,这说明洱海保护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洱海肯定会越来越好。”沈剑说。

清澈的湖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映照出沈剑和团队多年的心血与努力。沈剑与大理洱海的故事仍在续写,做洱海的守护者,守护洱海,是他的使命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