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社会新闻

无悔的三次选择

——记大理州第二届“苍洱霞光”人才沈仕洲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11/30 10:31

沈仕洲在做水中硝态氮含量测定实验。(摄于11月24日)

开栏的话

近年来,我州聚焦“打造云南一流人才中心和区域创新高地”发展定位,坚持战略谋划、系统布局、守正创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党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苍洱人才“霞光计划”,全链条抓实人才“引育留用”,为新时代大理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即日起,大理州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开设“苍洱红驿·智汇大理”专栏、专题和话题,加强对人才机制探索、政策重塑、创新成效和人才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营造“尊才、爱才、敬才、重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和创新创业、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进一步增强“大理人才IP”辨识度和影响力。

□ 记者 杨艳玲

见习记者 龚秋燕 文/图

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早晨,记者见到了满面春风的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大理综合实验站副研究员沈仕洲——一个阳光开朗的青年专家。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大理综合实验站副站长马明中说:“沈仕洲谦虚谨慎、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做好他的科研工作,对大理州乃至滇西农业环保科技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

第一次选择是大理

2012年,22岁的沈仕洲考取了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的研究生。好不容易离开农村,他正憧憬着在大城市开始自己的科研生涯。导师却告诉他,需要年轻人参与大理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研究工作。作为一个云南人,他毅然决然背起行囊,来到位于大理市喜洲镇的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大理综合实验站。说是实验站,其实当时就是租用的一栋民房。

“当时家人是不理解的,他们认为,好不容易把我送出农村,现在又要回农村,焦虑胜过了期待。”沈仕洲说。

初到大理,为了摸清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基本情况和污染规律,沈仕洲没有时间欣赏大理的风花雪月,他经常到野外采样,有时一天走十几公里;为了摸清农田灌溉沟渠水质的昼夜变化,他在野外沟渠边一待就是二十多个小时;为了摸清降雨对沟渠水质的影响,每当下雨别人都往屋里避雨时,他就穿上雨衣往田里跑。三年里,他采集了相关样品5000余个,积累了数据3万余条,为后续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基础。

沈仕洲说:“来到大理以后,我感觉大理需要我们,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地方的认可,能用所学的知识为大理服务是一件荣幸的事。”

看到一心扑在事业上的沈仕洲,家人慢慢理解了他的选择。

第二次选择还是大理

2015年,沈仕洲顺利硕士毕业。回到大城市的机会又一次摆在他面前,是在大城市的写字楼里谋一份体面的工作,还是继续在偏远的实验站默默无闻。面对第二次选择,沈仕洲的职业规划让他选择了继续和阳光、空气、土壤打交道,这一次,他仍然决定留在大理。

在奶牛粪污的高值转化利用试验区,沈仕洲和学生在专注地进行蚯蚓采样。一项试验做三到五年才出一些数据,这样重复又枯燥的试验,沈仕洲和学生却乐此不疲,而这样的试验是他们工作的常态。

实验站“肥沃”的土壤让沈仕洲吸收了更多的营养,留下来的沈仕洲干劲十足。他认真总结了前三年的学习工作经验,和研究团队在洱海流域开展种养结合关键技术研究,为实现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供最有力的数据和技术支撑;与研究团队为地方农业发展进行系统规划,先后完成了《大理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5年)》和《大理市农业面源污染与生态农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并先后协助地方申报试点项目等,累计争取相关资金2.5亿元,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增产增收。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大理综合实验站研究人员余庭玉说:“平时我们写报告或者做试验,沈老师就给我们一些指导,如果我们不会,他就亲自给我们示范。”

第三次选择仍是大理

“我愿背靠你的苍山上,我愿醉倒你的洱海里,因为有一种理想叫大理……”对于爱人将要来大理工作,沈仕洲言语之间透露出喜悦和期待:“我爱人和大理一所大学签了8年的合同,我们都准备留在大理了。”

2017年,沈仕洲顺利考取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他一边学习一边做研究。在单位的部署下,他全程参与了农业农村部大理综合实验站的建设,从最初的选址、项目筹建、手续办理、基础设施建设到后期的管理,他亲眼见证了一个国家级实验站的诞生。实验站拥有长期固定人员18人,在站开展研究硕士、博士研究生12人。

“10年来,我带过来自中国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学校的10名研究生,其中2名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我会根据他们的职业规划,给予他们指导,助力他们实现梦想。现在那8名硕士研究生中,有5名考上了博士研究生。”沈仕洲骄傲地说。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大理综合实验站研究生汪栩志说:“沈老师是个非常严谨求实的人,我遇到难题时,沈老师总能给我提供一些非常有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