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要闻

鹤庆手工纸 让手艺在“守艺”中创新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10/24 09:12

鹤庆手工纸展台吸引了不少观众。

□ 本报记者 杨一薇 文/图

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期间,大理展区“鹤庆万松记手工纸”展台前,每天总是挤满咨询、参观、购买的客人。在造纸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手工纸不仅没有消失,还有如此高的关注度,离不开非遗传承人守正创新、“守艺”传承。

云南艺术学院研究生金炜威是研究云南本土民族文化的,为了搜寻研究课题,曾两次到大理寻访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这次在文博会上,金炜威又见到熟人尹旺松感到很是惊喜:“大理现在的发展从旅游角度来说是国内一个风向标,不管是文化还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我觉得都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说实话,造纸这项技术已经不用这种古法传承方式来实现它实际的价值了,但是如果我们能对其进行一个仪式化的建构、进行一个文化的创新,就能让我们记住这一段文化,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东西发扬光大。”

今年55岁的尹旺松,是鹤庆县松桂镇龙珠村人,是尹家手工造纸的第九代传承人,已经干了38年,夫妻俩凭借家庭作坊一直坚持传统的手工造纸工艺。“我们的白族手工造纸选用鹤庆县金沙江流域的构树皮作为原料,叫白绵纸,它的工序非常复杂,大约有20多道,要经过浸泡、发酵以后,上石灰、灶灰,反复漂洗,40多天才能造出纸。”尹旺松说。

鹤庆手工白绵纸因纸白如绵而得名,薄如蝉翼、韧似锦绫、纸质细腻、薄厚均匀、质软防蛀、吸水性强、不易变色,是书写契约、抄写经书的上好用纸,曾得“安徽宣纸甲天下,鹤庆绵纸誉西南”的赞誉。在鹤庆县30多家手工造纸作坊中,尹旺松家的白绵纸,有近200年的历史,在祖辈的传统技艺造纸基础上,经过尹旺松的改良和创新,现在可以生产东巴艺术纸、贡绵纸、花草纸、普洱茶包装纸、书画宣纸等十余种不同类型的手工绵纸,产品远销东部沿海地区,让传统的手工纸焕发出新的生机。

此次文博会,不少年轻人对手工纸制作的笔记本、书灯、扇子等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五次参加文博会的尹旺松也感受到大众对非遗产品有了更高的关注度和更新的认识。

“这个展台的位置不算显眼,但我一转头就被这些纸吸引了,本以为是书法,没想到是手工纸,每张纸里都有不同的花,像拆盲盒一样,每本书都独一无二。”与朋友一起逛展的杨女士一下就买了两本草花纸和树皮制作的笔记本。“草花纸”是尹旺松利用土法造纸的一项创新,采用二层纸浆把新鲜花草嵌于其中,制作出的一种新的艺术纸。

“我们在传承的过程中要不忘初心,更要守正创新,如果一直停留在原始的角度,它的利用率不高、需求率不大,发展传承就更困难,响应国家提出的非遗保护的口号,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的路子才能更宽。”从小耳濡目染,多年传承技艺和对手工纸的不断认知,让尹旺松体会到了非遗传承的价值所在,他不断拜访学习,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我不能放弃,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有责任把传统文化传承好、发扬好、保护好。”如今,尹旺松带出了20多名徒弟,还被大理大学艺术学院聘为民间艺术传习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