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要闻

剑川木雕 以方寸见匠心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10/24 09:12

张志良木雕展台展出的作品。

□ 本报记者 杨一薇 文/图

“哇!太厉害了!”“非常牛!”“好精致!”在今年文博会大理展区,剑川县张志良的木雕展台前总能听到大家的赞叹,花草、动物、人物……展台上的木雕栩栩如生,引来不少人驻足观看。

“雕得金龙腾空飞,刻出雄鸡报五更,凿成百鸟枝头唱,镂花引蜜蜂……”一首传统的白曲,描述出剑川木雕工艺的精湛。生于“木雕之乡”的张志良,15岁起便利用寒暑假跟随父亲张鸿千学习木工,一直从事木雕,至今已有近30年。从业期间,张志良赴省内外多地进行木雕创作并始终坚持学习,不断汲取各地木雕技法,充实和完善剑川木雕表现手法和个人木雕技艺,形成了一套融合白族木雕基础与其他地区优秀技法的个人特色木雕技法,参与了多地壁画、佛像雕刻、古建筑修复等重点项目。

“他的作品比较接地气,用一张老奶奶丰收喜悦的图片就刻画出这个木雕,我们看的人也被那个笑容感染了。”游客樊江仔细观看着展台作品《脱贫攻坚》。这是张志良看到摄影师杨继培拍摄的剑川县金华镇庆华村老妇人手捧马铃薯喜笑颜开的照片后,受到感染雕刻的作品,在北京“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云南单元中展出后被中国共产党党史馆收藏。张志良以15头野生亚洲象离开西双版纳一路向北迁徙为灵感创作的立体雕塑《一路象北》被云南省选送进京代表云南省木雕行业献礼党的百岁生日,被国家版本馆收藏。

“有时候突然想到某一步怎么处理,我就会记下来,研究研究,我觉得这个是值得的,一个人有执着的心态、工匠的精神,才能做出好的作品,只有你用心做的东西,才能感染别人。”如何赋予木雕生活气息,把一块木头变得活起来,将它表达出来,张志良认为这是雕刻中最难的一点。因此,在竭力做好非遗保护传承的同时,张志良不断对传统技艺进行创新发展,成功探索出“粗劈雕”独特技术,采用劈雕技术创作的作品在继承传统木雕细腻之余更显粗犷、豪放、生动,更具生命力和观赏性。张志良为逝去的母亲创作的木雕,便是这一技术的代表作之一,人物每一根发丝、每一道皱褶和和蔼的笑容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自己很喜欢少数民族,也想要把这个时代的人物记录下来,尽管没有学过专业的绘画,但眼睛看到了什么,就把这个东西做出来,我觉得这是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因为热爱记录生活,技法纯熟精湛,张志良的作品受到业内外人士的普遍赞誉,也获得了多项荣誉,个人作品多次被国家和省、州博物馆永久收藏。2004年,张志良开始带徒授艺,至今带动300多人稳定从事木雕行业,并培养了2名县级非遗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