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要闻

筑平台 强机制 见行动

大理市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10/20 09:05

□ 通讯员 张红建

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大理市积极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及信访多元化解工作,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筑强四大平台,拓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渠道。一是建成综治服务中心。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设立综治服务中心158个,分层级统筹协调辖区矛盾纠纷的排查、预警和化解工作。推广“社会治理通”App,切实发挥线上、线下统筹协调矛盾纠纷化解的作用。二是健全人民调解网络。设立三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共206个,建立劳资、医患、婚恋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8个,配备2088名人民调解员,为市民提供无偿、便捷的解纷服务。三是创建特色调解站(室)。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引领示范作用,创建了六和调解室、金花调解室、阿鹏调解室,建立了付晓培、赵光明、段利娟3个个人调解工作室。积极依托社会组织力量,在法阳、展腾两所律师事务所建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军人军属及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工作站,提供高质量、专业强的法律服务。四是成立诉前委派调解中心。加强诉源治理,在大理市人民法院成立诉前委派调解中心,配备专职调解员26人,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切实把好庭前末端最后一道解纷关。

健全四大机制,强化协同治理工作合力。一是建立全科网格管理服务机制。在全市划定四级网格,选聘6135名网格员,充分调动网格员力量,开展“排查+化解”工作,切实做到微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村,以小网格精准推进矛盾纠纷问题的大治理。二是健全领导包案、接访及带案下访机制。积极学习借鉴“浦江经验”,坚持市、乡(镇、街道)两级领导包案、定期接访和带案下访制度,积极帮助群众解决突出问题。2022年以来,市、乡(镇、街道)两级领导干部开展接访下访478次,接待群众916余人次,化解信访问题375件。三是推行“红袖标”社情民意感知机制。研发“红袖标”社情民意感知系统,打通社情信息渠道,实现社情民意多维度感知、一网处置。2022年1月系统启动以来,已解决问题314件。四是建立综治中心“1+7”运行机制。在乡(镇、街道)综治服务中心建立法律服务、矛盾纠纷调处、信访接待等工作站,采取联席会议分析研判等方式实行“1+7”一站式运行机制,推动市级部门下沉网格、专业力量协同治理,共同协商解决社会治理中的疑难问题。

实施四项行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一是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及信访问题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结合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及信访问题“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专项行动。2022年以来,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原则妥善化解信访积案31件。二是深入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围绕“三下降一扭转”的目标,组建13支乡(镇、街道)专项普法工作队、144支村(社区)一线普法工作队、27支特色普法工作队,聚焦矛盾突出的五类重点群体,采取“普法+化解”方式,扎实开展矛盾纠纷问题针对性的普法和化解工作。自专项普法行动开展以来,共走访重点对象903户、开展普法宣传宣讲活动450次,及时疏导和化解矛盾纠纷。三是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行动。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诉前委派调解中心、公益调解组织的作用,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2022年以来,全市三级调解委员会调解成功各类矛盾纠纷6770件,诉前委派调解中心调解成功矛盾纠纷3767件;法阳、展腾两所律师事务所共调解婚姻家庭、军人军属权益纠纷19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1件。四是依法处置信访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了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和国家机关工作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