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要闻

我州构建“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综合治理模式——

以钉钉子精神推进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10/18 08:52

□ 通讯员 李树清

近年来,我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和“守住守好洱海”的殷殷嘱托,积极构建“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综合治理模式,以钉钉子精神推进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源头减量

调整种植业结构,积极调增粮油作物种植面积,调减大蒜种植面积12.36万亩,从2019年起洱海流域实现大蒜“零种植”。开展肥料农药监管,流域内肥料经营户和农药经营户全面建立进销台账,从2018年11月起实现含氮磷化肥清零禁售和高毒高残留农药禁售禁用,2022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为2812.38吨、70.09吨,分别比2020年减少34.04%、42.31%。控制畜禽养殖规模,2018年4月起全面关停、搬迁畜禽禁养区内的46个规模养殖场,按照“总量控制、只减不增”原则,2022年畜禽存栏总量比2020年减24.41%。推进资源化利用,覆盖全流域建有25个畜禽粪污收集站、4个有机肥加工厂,每年收集处理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14万吨以上。清退渔业养殖库塘,2017年全面清退渔业人工养殖库塘2698亩,以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为引领,大力发展“稻渔”“藕渔”综合种养。

过程控制

坚持科技支撑,密切与中国工程院张福锁院士及专家团队合作,选取洱海海西古生片区4.8平方公里区域为典型场景,构建精准的源头排放—输移—入湖全过程“六纵七横”监测网,对村庄面源进行全时空、全过程精准监控,对农田面源进行全面调查。以水环境安全阈值和周年作物亩产万元为目标,构建肥料减施、氮磷径流大幅削减的主要农作物绿色高值高效技术模式,为示范推动全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及农业绿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转变生产方式,制定水稻、蚕豆等11种农作物绿色生态种植技术标准,推进种植业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洱海流域累计流转土地15.65万亩,建成高效节水灌溉田地15.48万亩,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12个。

抓实重点项目建设,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近5亿元,完成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果菜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畜禽粪污整县推进、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绿色现代农业产业园、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的16个重点项目建设,较好地发挥了生态治理示范引领作用。

全面实施入湖河道生态堤防及护坡、湿地建设、淤泥疏浚、入河排污口封堵、清水入湖等治理措施,27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优良率达100%。做好初雨防控“清化粪池、清管网、清家园、清田园、清水源、清库塘湿地、清河道沟渠、清施工场地”工作,今年已累计清理水生植物、垃圾、淤泥等5.88万吨。

末端利用

在洱海流域建成库塘湿地系统4.7万余亩,其中,湿地45座、21630亩,湖滨缓冲带内湿地11座、12373亩,库塘219座、2827亩,河道生态隔离带9494亩,末端拦截工程试点(调蓄带)1286亩。结合133条入湖沟渠摸排,全面形成水质、水量及资源调度“一张图”。规范完善库塘湿地系统管理行政责任人、监管责任人、现场管理责任人、水质监测责任单位“四个责任人”网格化管理体系,积极做好清污分流、雨污分疏、分类调控工作。按照“回用为主、转输为辅、清污分流、削减负荷”的原则,常态化坚持农田尾水“五个一点”分类处置、循环利用,2022年共处置农田尾水649.15万立方米。同时,拓宽市政绿化用水渠道,辖区范围内的城镇绿化用水优先就近抽用库塘、调蓄带蓄水,最大限度提升农田尾水循环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