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漫漫13年!探寻景迈山申遗背后的故事

作者: 来源:云南广播电视台 时间:2023/10/13 16:36
今年6月份“追云记推出#云南的世界遗产地#特辑带大家领略了云南5个独具魅力的世界遗产地——丽江古城、三江并流保护区、中国南方喀斯特之石林、澄江化石地、红河哈尼梯田。
2023年9月17日,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57项世界遗产,云南省第6项世界遗产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何以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十三年申遗之路又是如何走过来的?

景迈山古茶林有哪些独特之处?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自公元10世纪以来,布朗族先民发现和认识野生茶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与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要素包括5片古茶林、9个传统村落、3片分隔防护林,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

为了保护茶树,景迈山的各村各寨都规定只采春茶和秋茶,春茶开采从3月到5月底;6月到8月30日是养护时间,禁止采茶;9月以后采收秋茶。养护茶树的约定,得到了村民的认同,村民自觉地让茶树休养生息。

解读这座山、认识这座山

“有人觉得,是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才让景迈山申遗成功,其实不是,是祖先留下了这一座宝贵的山。我们只是用了13年的时间,通过文化调查去解读这座山、认识这座山。”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博物馆副研究员熊登奎说。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于2010年6月启动。

2010年,针对世界遗产领域茶主题“空白”,国家文物局首倡景迈山古茶林申遗,并于2012年将其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3年,国家文物局报请国务院将“景迈山古茶园”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支持和指导云南省、普洱市系统提升遗产保护、管理、展示水平。

2021年1月,国务院批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作为我国2022年世界遗产申报项目,国家文物局指导云南省、普洱市,编制提交申遗文本,克服新冠疫情影响,采取超常规、闭环方式,顺利通过国际组织现场技术评估,最终确保申遗成功。

成功申遗不是终点,是一个新的起点
为实现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颁布了《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条例》等3部专项法规、7部规章制度,为申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完成对现行177项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整理工作,编制景迈山村庄规划,为景观范围内15个自然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依据。
景迈山茶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景迈、芒景两个村寨90%劳动力从事与茶产业相关的工作,诸如种植、茶园的维护、茶的制作、加工、储藏及贸易等各个方面,茶叶收入占村民总收入的90%以上,带动了遗产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促进了古茶林的保护。

传承千年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改变的是走出大山,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而不变的是,人茶共荣的文化景观仍将生生不息,传承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