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中国农民丰收节丨云南,“丰”景正好!

作者: 来源:云报客户端 时间:2023/09/25 16:13

金色的九月

秋意起,万物收

大江南北,五谷丰登

丰收

这个带着被阳光烘热的五谷香味的词

是大自然赋予的一份丰盈的礼物

是农民从播种开始积累于心的期许

是用一年辛勤努力换来的富饶图景

也是大地回馈勤劳农人的一场盛宴

富饶禾下梦

稻香满春秋

每一个沉甸甸的稻穗 

每一抹金灿灿的色彩

都是自然用生命力写下的动人诗句


今天

云报客户端、云南号

用100余张丰收笑脸

拼出丰收新图景

这个秋天,云南“丰”景正好!

截至9月15日

云南全省已收获秋粮1213.16万亩

占播种面积的4874.4万亩的24.9%

云岭大地

处处铺开美丽的秋收画卷

马卫忠 摄

近日,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栽种的以“滇禾优615”为主的4.41万亩水稻喜迎丰收。

杨福军 吴玫 摄

金秋时节,我省旱地水稻技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卡房镇示范区的350亩种植基地里一片繁忙。经测产,高产地块产量每亩640.4公斤、中等地块产量每亩593.3公斤、一般地块产量每亩552.4公斤。

饶勇 张航 王佳 李维奇 马文宏 摄

9月,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的10.67万亩水稻喜迎丰收,在田间地头劳作的村民们乐开怀。在丘北县八道哨乡七零新村、白脸山、豹子坡、羊洞等村,坝子间的10000余亩水稻金黄一片。

马卫忠 摄

近日,走进昭通市巧家县马树镇小米地村马铃薯种植基地,随处可见丰收的忙碌。5.3万亩马铃薯喜获丰收,预计年产量13万余吨,产值3亿余元,当地农户的“希望薯”赢得了好“钱景”

蔡侯友 张顺富 张云萍 黄开瑜 摄

眼下,保山市昌宁县万亩板栗迎来收获季,漫山遍野的板栗树果实累累,一派丰收景象。目前,昌宁县有板栗面积10814亩,年产板栗2700多吨,产值1600多万元,板栗产业已成为昌宁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李建国 杞艳芹 刘子安 汝南希 摄

秋收时节,临沧市永德县60万亩临沧坚果正式进入采摘期,今年全县坚果预计青皮果产量10.01万吨,农业产值11.01亿元,带动农民人均收入4534元。

张润芝 鲁文燕 摄

近日,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勐马镇勐阿村芒岗村民小组的110亩柚子相继成熟。柚子园里,黄澄澄的柚子压弯了枝头,散发着淡淡的柚香,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诱人。

放眼广袤田畴,藏粮于技

云南省立足资源禀赋

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样性农业

在“特”字上做文章、下功夫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2022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4012.18亿元,占GDP的14.26%,茶叶、花卉、坚果、咖啡、中药材、烟草、天然橡胶等特色产业种植规模和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位;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00亿元的产业有8个,“土特产”已成为推动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今年3月6日,在云南省食用豆作物成果推介会上,111项食用豆创新成果精彩亮相。其中,蚕豆、豌豆、绿豆、小豆、芸豆优异新品种91个(通过国家登记的新品种比例97%),专利6项,生产技术5套,食用豆生产装备1项。

云南省豆类作物总面积约950万亩,是我国蚕(豌)豆种植面积和总产最大区域。近年来,云南省豆类研发团队以省、市专家工作站,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平台相支撑,食用豆产业科技创新屡获突破。

9月6日,在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农业种业成果集成创新与转化示范项目“德宏盈江优质加工专用稻全产业链技术集成示范”课题在盈江县弄璋镇实施的优质加工专用稻新品种“优I8号”千亩示范样板测产验收中,示范样板最高亩产656.17公斤,最低亩产605.90公斤,平均亩产627.58公斤,较传统加工稻产量优势明显,示范应用效果喜人。

“优I8号”直链淀粉含量25.6%,胶稠度60毫米,谷壳薄、出米率高,其稻米加工的凉粉、卷粉、米线具有耐煮不烂、口感劲道、细腻爽滑、光泽度好的优点,深受米制品加工企业欢迎。

今年8月27日,经专家组测产,650亩“七彩艾田”盐津特色花生科技示范园区平均鲜果亩产774.68公斤,折合干果亩产387.34公斤,亩产值7746.80元。

该示范园区采用“云花生24号”等品种,配套种子包衣、专用缓释肥播种时一次性全层施肥、套餐药结合无人机高效防控病虫害为核心的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示范种植取得良好效果,带动全县种植彩色鲜食花生2000亩。专家组一致认为,“七彩艾田”盐津特色花生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通过创新模式、强化科技支撑,生产应用效果显著,为盐津县乡村振兴培育富民产业闯出了新路子,是科技帮扶中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

在云南省农科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在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宝山乡大坪坝举办的滇牡丹成果推介暨现场观摩会上,“滇牡丹+”种植技术集成模式受到参会代表的肯定和认可。

自2012年起,省农科院高山所聚焦高寒山区林下产业和生态恢复,经过10年持续研究,组建了一支专业团队,形成了一批成果,建成了一个千亩滇牡丹林下种植示范基地。

该模式在玉龙县3400米高海拔脆弱生态地区已示范推广1200亩,每亩可实现滇牡丹生态综合价值2900元,实现一产价值2500元、二产及三产价值6000元。

云岭大地

田地间尽是欢欣笑颜

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

这是对一年辛勤付出

最好的回报

云南

年年都是好“丰”景


秋天

本就是个丰收的季节

亲爱的朋友

愿你能在丰收的喜悦中

点燃对生活的热望

汲取勇往直前的力量

不负秋光,微笑前行

收获属于自己的美好“丰”景

  • 云报客户端、云南号出品

  • 图片均为云报资料图

  • 责编:谢祥睿 张晓橙 普娅鑫

  • 美编: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