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头条

守住文化“根” 留住乡愁“魂”

——大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纪实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8/07 09:36

□ 本报记者 杨艳玲 实习生 杨锐炘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对过去的守望,亦是对未来的奔赴。自2011年1月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以来,我州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积极探索民族传统文化整体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途径,全面推进创建工作,实现非遗活态传承、整体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通过评估验收,成为目前云南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大理文化生态保护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在联动中握指成拳

“茶香十里,非遗共享”。在大理,用苍山泉水泡一杯下关沱茶,循着下关的风,听一段大本曲,与曾到此一游的文人墨客来一场“时空对话”,大理的古城、大理的空气都会活色生香起来。

我州把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纳入大理州“十三五”“十四五”发展规划,融入“生态立州”“文化铸州”发展战略,实施整体保护。实验区内包含苍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大理风景名胜区、5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9个各类自然保护区,形成了布局合理、类型齐全的生态保护体系。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风貌依旧的传统村落,赓续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优良的自然生态相互依存。目前,全州有638个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31个)、3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62个中国传统村落、10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我州以洱海周边区域等八个重点保护区域为核心,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传统村落及省、州、县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为支点,以非遗旅游小镇、街区、特色村落、景区为突破点,以非遗代表性项目为依托,齐聚发力,构建整体保护框架。

实验区建设以来,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和白族三道茶两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大理市双廊镇等6个项目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大理州剑川嘉林木雕非遗工坊入选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目前,全州共有各级非遗项目723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344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8项,居云南省第一。数字背后,是实验区建设带来的成效,更是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

在建设中活力显现

迪庆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蒲向红在出席“大理·迪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交流展演暨“大理非遗文创大赛”活动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理在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融合方面有成功经验,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实验区建设以来,我州完善法规,严格依法保护。颁布施行条例,制定管理办法,出台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文件,保护区管理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建立省、州、县(市)三级管理机构。我州结合“一带三道十八廊”“漫步苍洱”“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有一种生活叫大理”等文旅品牌的打造,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出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建成10个非遗旅游示范点,成为大理旅游新亮点,非遗产业在全州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大理三月街民族节等特色节庆文化活动推陈出新,白族三道茶、彝族跳菜等特色非遗项目有机融入旅游项目。众多非遗项目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内涵,众多传承体验设施成了非遗体验游、非遗研学游的网红打卡地。大理双廊和鹤庆新华银器旅游小镇、云龙诺邓村、大理喜洲、巍山南街非遗旅游街区、弥渡文盛街旅游村寨等6个项目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名录”。通过“非遗+产业”,培育了“李小白”手工银壶、“璞真”扎染、大理“瓦猫”等知名非遗品牌。随着“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工作理念深入人心,我州走出了“非遗+”的特色之路,努力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传承中星火燎原

8月4日,在“大理·迪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交流展演暨“大理非遗文创大赛”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广场的展区里,白族扎染技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张翰敏的展位前人头攒动,非常热闹。

张翰敏介绍说:“我带了两个系列的产品,一个是‘有风’系列,如在《去有风的地方》里出现的扎染小猫;一个系列是‘大理十二时辰’,它上面的一些纹样容易给人共鸣感。”

实验区的建设着眼文化,但更注重大理群众的生活。正因为有了像张翰敏这样善于思考的传承人,大理的非遗产品走得越来越远。自实验区设立以来,大理州非遗代表性项目新增492项,其中国家级7项;代表性传承人新增1810人,其中国家级7人。

2018年,大理市被非遗司列为非遗保护传承观察点。建成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下设3个基地)、2个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省级传承基地、6个非遗馆、9个综合传习中心、183个传习所(点)、13个“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37个非遗工坊(传承工坊)、10个“非遗+旅游”示范点,共建成体系化的传承体验设施265个。每年开展各类传承培训活动300多场次,培训上万人次。每年举办非遗专题展览、展演活动50多场次,融合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展演活动1000多场次。每年由非遗保护部门组织开展的进校园活动达40多场次。非遗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在白州大地上,文化生态保护的星火已呈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