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要闻

剑川弥井村:千年古村激发乡村旅游新活力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6/06 09:16

5月26日,群众在弥井村广场上观看白族“达额勾”(耍牛舞)表演。

□ 通讯员 高文 文/图

5月26日,一年一度的“四月八”农耕文化节在剑川县弥沙乡弥井村举行。这天,来自邻近乡镇和村庄的各族群众汇集在村子中央河心亭边的广场上,古戏台下看“达额勾”(耍牛舞)、舞龙舞狮、听滇戏、体验传统制盐的乐趣,游客在千年古村落游走拍照,热闹非凡。

弥井村位于弥沙乡东南部,坐落在弥沙河两岸,从唐代开始弥井村就设盐井,是历史上滇西四大盐井(弥沙井、乔后井、诺邓井、啦鸡井)之一,称为傍弥潜井。当时,弥井村所产盐经过茶马古道,途经沙溪古镇运往各地,是盐马古道发源地之一,曾是盐马古道时滇西北地区的盐业生产重镇,与沙溪古镇仅一山之隔,盐业的兴盛曾使弥井盛极一时,“三天一市,通宵达旦”是当时弥井兴盛的真实写照。在村子对面的山坡上,至今还保留着盐马古道时期的“盐神母”、三圣宫、昭应寺、古戏台等古迹。

一家世代居住在弥井古村的段秀英,得益于旅游的发展,2022年3月,她投资80余万元,将自家的老房子改造成有6间客房9个床位的客栈,并于当年6月份投入运营。“现在村里的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这是个很好的商机。”段秀英说,客栈开业一年来,每个月都有一两千元的收入,“四月八”农耕文化节期间,房间一周前就预订满了。

村党总支书记李彦堂说:“现在,村里建起了八家客栈和农家乐,游客来弥井旅游,吃住更方便了”。在李彦堂的指引下,笔者看到,村里新建了文化广场,石砌的看台和周围的山色浑然一体,曾经被河水冲毁的河心亭也得到了恢复重建,又重新矗立在河中央。村子中央、风雨桥上,赶马的山民和游客往来穿梭。

近年来,剑川县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新模式,将弥井村列入“大沙溪”旅游圈,积极推进全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先后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村落建设、沪滇对口帮扶旅游扶贫等项目,恢复了石板路、河心亭、古戏台等设施,并对村内的环境进行整治,使古村保留原有风貌的同时,改善了全村基础设施,为全村旅游发展打牢了基础。弥井村先后被国家住建部列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二批中国特色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今年‘四月八’农耕文化节期间,有近万名县内外游客来弥井游玩,村民们通过土特产品、特色小吃的售卖和民宿经营,增加了家庭收入。”李彦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