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董——三策生辉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4/17 08:44

白族董姓人家在照壁上书写“南诏宰辅”,以此彰显董氏门宗人才辈出,勉励后辈奋发有为。

□ 赵润琴 文/图

董仲舒,广川(今河北景县)人,汉代思想家、经学家,专治《公羊春秋》。今人以“三策”为董姓之殊荣,因此白族董姓人家在照壁上书写“三策生辉”。

西汉社会经济经过长期休养后,到了汉武帝即位时,有了很大发展,国力趋强。但漠北匈奴窥边,内诸王乱法依旧如故,黄老之术(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主张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放任无为的流弊已经显露无遗,百废待举的局面迫使汉武帝放弃黄老学说。然而当时掌管汉朝最高权力的是推崇黄老之术的太皇太后窦氏,窦氏要求汉武帝恢复无为而治的方针,建元新政遂告失败。此后的五年时间里,汉武帝大权旁落。建元六年,太皇太后窦氏驾崩,汉武帝终于乾纲独揽。建元初年被扼杀的新政,再一次被提上了日程。汉武帝这位雄心勃勃、精力旺盛的少年天子,在内外政策上进行一系列变古创制、革故鼎新。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广招贤士,董仲舒中得举首,脱颖而出,于是获得与汉武帝对策(天子之问为策问,臣子之答为策文,一问一答称对策)的机会,针对汉武帝就天道、人世、治乱等三个方面的三次策问,董仲舒连上三篇策论对答如流,因首篇专谈“天人关系”,故史称“天人三策”。“天人三策”主要是说:君主受命于天,就要奉行天道。天道,就是使国家走向大治的途径。而儒家的仁义礼乐,是推行天道的具体方法。国家的治乱关键在于国君,国君首要的是用人。用人得当,方法正确,国家就会大治。反之,国家就会大乱。董仲舒因势利导,适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汉武帝听了“天人三策”,大为兴奋,于是听从其所议。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理论改变了汉家一统天下的指导思想,由以前的崇尚“黄老无为”政治,改为崇尚儒学的礼乐文章,开启了汉代文治灿烂的先河。使儒学从诸子之一,借助朝廷的力量战胜百家,取得压倒优势,成为古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于是儒风渐盛,儒学真正迎来了复苏的春天,圣学广被,儒学实现了重大转折。董姓照壁上的“三策生辉”由此而来。

大理董家照壁上还会题书“南诏宰辅”,说的是大理白族董姓始祖董成曾经为南诏国清平官的故事。清平官,南诏国官名,相当于同时期唐朝的宰相。据资料记载,董成原籍金陵,后流落至滇,仕南诏布燮(清平官具体官名有“坦绰”“布燮”“久赞”几种),后裔先后转徙剑川、景东、云龙、洱源、云县等地,被认为是大理董氏始祖。宰辅是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宰”在先秦血缘氏族社会中最初为掌管家务的总管。《韩非子·说难》云:“伊尹为宰,百里奚为虏……此二人者,皆圣人也,然犹不能无役身以进,如此其污也。”春秋时期“家”指的就是国,家臣就是国家官员,所以“宰”就成为官吏的通称,如冢宰、内宰、里宰等等。其中“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为六卿之一,相当于后代的宰相,冢宰又被称为“太宰”,简称“宰”。辅,“辅助、扶助”之义,后称为相,为官称。《吕氏春秋·举难》称:“相也者,百官之长也。”

董成是一位十分忠诚于南诏蒙世隆的清平官,官居要职,声势显赫,曾代表南诏国出使成都,因与节度使李福抗礼,被囚禁。刘漳取代李福为西川节度,上任成都后,即释放董成一行,奏请遣还南诏。唐懿宗诏令董成等至京师,给以接见,赐予甚厚,慰劳之。

董成曾作《思乡》诗一直流传至今,这首诗的唐诗风格突出,被收录在《全唐诗》中,其诗为: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悲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董氏门宗人才辈出,有清平官董成、大军将董铎龙、国师董伽罗等,因此大理董姓以“南诏宰辅”光耀门第,以示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