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头条

全国典型 全省唯一

永平杨柳树村枇杷享誉全国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4/03 09:09

□ 特约记者 杨福军

2月15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介第四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的通知》,永平县厂街乡杨柳树村明兴枇杷种植家庭农场名列其中,为云南省唯一入选“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枇杷本属平常之物,杨柳树村明兴枇杷种植家庭农场却把它种到享誉全国,到底有什么亮眼的经验和做法?

挖掘乡土资源

杨柳树村枇杷的来历和厂街铜矿开采息息相关。据《云南矿志》记载,厂街铜矿“明末清初即以大规模开采,清代中期尤甚”。因为开采铜矿,五湖四海的工人不断云集这里,用来充饥的枇杷也随身携带而来,反复咳嗽的工人无意间吃了枇杷,病就奇迹般见好。于是,工人们就把枇杷核收集起来埋在土里好生看管。斗转星移、四时交换,一棵棵枇杷树茁壮成长、开花结果,成为工人们的特定食物和药物。

上世纪70年代,知青张德明“插队落户”杨柳树村。2011年初,他故地重游,小村依旧,故人健在,可当年的枇杷林由于缺乏管理技术和品种老化等原因,变成一片荒地。抚今追昔,张德明找到村支书,希望村支书帮助发动7户农户示范种植“大五星”枇杷,自己愿无息提供20万元启动资金和技术服务,三年后农户再将本金归还。经过十余年互帮互带、精细管理,如今,杨柳树村枇杷已发展成为当地增收致富产业。

培育特色产品

“客户看中的是我们枇杷的口感,信赖的是我们的品质,我们时刻都绷紧绿色生态种植这根弦。”明兴枇杷种植家庭农场主王正明介绍,通过实生选种育成的“大五星”枇杷,采用绿色种植方式,生于长空、长于烈日、熟于自然,果大色鲜且果实肉厚汁多、酸甜可口的特点尤为突出。“杨柳树枇杷,大一个、黄一个,摘一个、甜一个”的特点经口口相传,越叫越响亮。2018年,王正明注册了“厂街枇杷”商标, 2022年入选云南省名特优新农产品;2023年农场入选“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大五星”枇杷如同一颗火种,点亮了永平县特色农产品走出深山之路。

打通产业链条

“根据枇杷发展规律来建产业,线上线下打通产业链条”是明兴枇杷种植家庭农场的“大五星”枇杷深受消费者青睐的重要法宝。农场发起成立永平县厂街乡杨柳树村绿野枇杷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家庭农场+合作社+小农户”的生产模式,采取“五统一分”(统一生产技术、统一供应农资、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分户管理)的经营管理模式高质量发展“订单枇杷”,解决了种植面积不集中、质量标准不统一、产地和销地机制性梗阻等问题,确保了186户农户种得好、卖得俏。

据测算,农场丰产期的1200亩枇杷,亩产量达1.5吨以上,亩产值达1.5万元以上。预计未来5年,农场1961亩枇杷全部进入丰产期后,产量可达2000吨以上,产值可达2000万元以上,人均可增收1.3万元以上。尤其是随着“大五星”枇杷形成示范效应,涌现出了瓦金村、瓦畔村、岔路村等众多发展枇杷种植的后起之秀。如今,厂街乡3000多亩“大五星”枇杷既鼓钱袋又富脑袋,成为永平县越来越多土特产走出大山的“金字招牌”。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永平县杨柳树村明兴枇杷种植家庭农场入选“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启示我们,小小“土特产”的背后是一条产业链,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都串联其中,只有不断延长产业链,日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更多更好地把“土特产”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只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苦练内功做好“土特产”这篇文章,定能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