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社会新闻

来大理享春天的盛会

——2023中国(大理)第十三届国际兰花茶花博览会侧记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2/21 09:11

◀ 博览会上,茶花摇曳枝头,绚丽夺目、雍容典雅。(摄于2月18日) ▼ 兰花爱好者在兰花展馆拍摄兰花。(摄于2月18日)

◀ 网络主播正在直播展示精品兰花。(摄于2月18日)

▶ 博览会上,名花荟萃,各类精品盆景尽展风姿。(摄于2月18日) ▼ 兰花展馆热闹非凡,八方花友汇聚一堂,共赏兰花。(摄于2月18日)

□ 本报记者 关友芳 文/图

春风拂大地,百花绽笑颜。2月18日,在明媚绮丽的春光里,在兰花、茶花盛开的季节里,时隔三年的大理兰花茶花博览会与我们阔别重逢。来自省内外和全州各县市的广大兰花、茶花等花卉爱好者,相约在“有花的大理”,相聚在苍山之麓、洱海之滨,共享这场春天的盛会。

“线上”+“线下”,大理茶花兰花博览会出色出彩

当日上午10点,由“天下名兰·花香大理”兰花展和“四季花都·魅力大理”茶花展组成的2023第十三届中国(大理)国际兰花茶花博览会在大理全民健身中心拉开帷幕。现场俨然变成了兰花、茶花等花卉展现风姿的舞台,广场上各色茶花摇曳枝头,红、粉、白,花色各异、绚丽夺目、雍容典雅;体育馆内兰花精品荟萃,香气扑鼻,令人心驰神往。前来品鉴购买的人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大家纷纷举起手机或相机拍下一盆盆精品花卉的绝妙身姿。

“这盆是好苗子,一般买不着。”“能不能分两苗?”“便宜一点卖嘛!”“你给价多少?”在自由交易区,一个个摊位紧凑、有序的排列开来,一盆盆兰花、茶花、杜鹃摆放整齐,前来品鉴购买的爱好者们进入市场后便慢下了脚步,一个摊位一个摊位慢慢看,一盆一盆细细选,走走停停,时而蹲下抚弄,时而整盆抬起细看,在一番询价讨价后,都能买到一两盆心仪的花。

“我们很喜欢兰花,从开始养花到现在已经有七八年了,家里的阳台上养了一百多盆。”市民刘先生和妻子都是兰花的忠实爱好者,他们在今天的市集选购到了两盆兰花。

“我们专门过来赶集,遇到喜欢的就买几盆栽一栽。”来自楚雄州禄丰县的孔女士和朋友一行三人都比较喜欢兰花,在得知大理举办本届博览会后,相约一起来逛一逛,今天他们收获满满,每人手里都拎着一两盆兰花。

在现场,还能看见很多正在直播的主播们,他们带领直播间的粉丝“云”上逛博览会,对花的品种、价格、种养需求等进行详细讲解,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挑选满意的兰花。

“我们从2019年开始在网上普及兰花知识,宣传大理兰花,现在平台账号已积累了10万多个粉丝。一般情况,只要周边有兰花展览会等活动,我们都会去直播,直播间观看人数一般在1千多人。”马女士和她的丈夫9点多就在快手平台开始了本届博览会的直播,他们边走边拍,在线上向粉丝展示博览会的热闹景象,同时带他们认识大理的兰花。

以节兴业,促进大理花卉品牌持久绽放

大理兰花、茶花资源丰富,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大理兰花茶花博览会自2008年第一届成功举办以来,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二届,已成为一个享誉省内外的花事活动品牌。

大理兰花种植、鉴赏最早可追溯到大理国时期,据明初李浩《三迤随笔》记载:“段、杨两家,自段素兴喜拈花养草,幼年常游猎三迤各地山泽,每遇香花奇草,皆令下人取而养于王宫南花圃,中最香者为兰。”岁月更迭,大理兰花文化不断发展,目前,大理已经成为云南乃至中国重要的兰花培植基地和交易中心之一,兰花界也有“中国兰花在云南,云南兰花在大理”的说法。

大理茶花也同样享有盛名,素有“云南茶花甲天下,大理茶花甲云南”之说。徐霞客在游大理时曾留下关于茶花的记录:“此僧自云南入朝,以白马、茶树献,高皇帝临轩见之,而马嘶花开,遂蒙厚眷。”永平县宝台山的单瓣野生茶花树,树龄200多岁,树高28.1米,被确认为世界最高山茶,列入吉尼斯纪录;优美绝伦的张家花园,把白族民居和茶花完美融合,成为大理白族滇派园林的一个典型代表;大理茶花谷即将迎来盛花期,漫山遍野山茶开遍,颇为壮观……

“长期以来,大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花卉产业发展,通过创新工作举措,强化科技支撑,不断将‘大理花卉’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国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花卉品牌。”州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晓芳介绍,2022年全州花卉种植面积达10631.75公顷,实现销售收入16.28亿元,其中兰花、茶花、杜鹃花等特色花卉种植面积1884公顷,实现销售收入8.98亿元。

以花为媒、以节兴业,扩大开放、共谋发展。大理兰花茶花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有力促进了大理州花卉产业和文旅产业的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引导和支持大理花卉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实施资源保护与有序利用并重,反对破坏野生资源和炒卖特色花卉资源,依靠现代科技,持续推动大理特色花卉的规模化、商品化和产业化进程,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把花卉产业打造成助力农业强州、助推和美乡村建设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周晓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