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理论与实践

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大理故事

——以2022洱海论坛主题宣传片《一掌雪》为例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9/22 08:22

□ 苗瑞

8月19日,由大理州委宣传部、杭州二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2022洱海论坛主题宣传片《一掌雪》线上发布,作品在1天的时间里播放量突破100万人次,受到省内外观众的广泛好评。《一掌雪》为讲好大理故事提供了一个成功样本,其中的很多成功经验值得总结借鉴。

《一掌雪》以住在苍山西坡的白族老奶奶早起带着小孙女到三月街卖“蜜雪”为线索,借老奶奶与小孙女的对话讲述了水在苍山洱海间的循环,以及生活在洱海地区的白族人民繁衍生息、亘古弥新的生命故事,它的成功得益于对大理文化的自信。

通过主体言说彰显大理文化自信。大理以往的形象宣传片,大多采用客观视角或游客的视角,往往缺乏叙事线索,以板块结构全片,内容更多的是大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罗列呈现,具有很强的旅游宣传意味。这些形象宣传片常常把大理塑造为他者,讲述的是游客想要看到的大理,制作方丧失了言说的主体性。《一掌雪》摒弃了“他者”的言说方式,回归主体的言说视角,彰显了对大理历史文化的文化自信。正如3年前大理州委宣传部在把洱海论坛主题宣传片的任务交给二更团队时所说的:“我们不需要你们把大理拍得美美的,因为大理怎么拍都美。我们想要看到的是一个真正的大理,一个大理人眼中的大理。”这充分体现出大理州宣传主管部门对大理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文化底蕴的自信,以及想突破以往宣传片的叙事模式、超越以往的宣传片的制作水准的期望。于是乎,二更团队用一年的时间走访大理部分县市进行调研,寻找大理人眼中的大理故事,才有了今天的《一掌雪》。

通过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彰显大理文化自信。要讲好城市故事,必须对城市的文化资源如数家珍,把握优势、突出特色、大胆创新。大理坝区很少下雪,但苍山十九峰,每峰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常年积雪不化。据民国《大理县志稿》记载,“蜜雪出大理,郡人自苍山背负取下,和以糖蜜煮梅啖之,极解渴热”。自明清有记载以来,至上世纪60年代前后,“一掌雪”都是大理三月街及其附近集市中夏日解渴的天然冷饮佳品。《一掌雪》以大理独具特色的天然饮品“一掌雪”为切入点,以白族老奶奶和小孙女到三月街卖“一掌雪”一天的活动为叙事线索,充分挖掘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大胆运用地方特色小吃,把苍山雪、洱海水与民族的繁衍和文明的播散兴起联系在一起,用讲述的方式把人与自然的故事娓娓道来。另外,《一掌雪》在画面上,还将白族本主祭祀、白族三道茶、白族扎染等这些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事物一一精彩呈现,并在声音上充分引用大理田埂调、白剧、彝族叙事歌等民间音乐,以及鸟鸣、风声、塔铃声等,使《一掌雪》成为一部文化内容丰富、剪辑流畅精巧、扣人心弦的主题形象宣传片。

通过地方文化知识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大理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转化与发展的关系。《一掌雪》是为了洱海论坛在大理举办而拍摄,紧扣“携手合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宣传主题,巧妙地用苍山雪、洱海水的循环反复,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

文化自信是讲好城市故事的一把钥匙。吸取《一掌雪》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坚持文化自信,讲好大理故事,坚持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生态与环境治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对外开放合作”的大理故事,要强调大理人的生活感受与生命体验,坚持言说的主体性;要梳理挖掘城市文化资源优势,强调大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精神;要加强大理历史文化知识的影像建构与创新表达。通过纪实影像与虚拟影像技术的结合,对大理地方历史文化进行影像化、数字化呈现与存储,彰显它们的时代价值,讲好大理故事,乃至中国故事。

(作者单位:大理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