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昆滇“云南这十年”系列发布会丨云南省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6706个、55万户

作者: 来源:都市时报 时间:2022/09/07 15:11

9月6日,中共云南省委召开“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新型城镇化专场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人,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努力推进云南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采取的工作措施、取得成绩进行发布。据介绍,2021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05%,实现了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的重大历史性转变。十四五期间,全省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6706个、55万户。


云南实现了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陆晓龙介绍,十年来,全省城镇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2021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05%,比2012年的38.47%提高了12.58个百分点,实现了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的重大历史性转变。


滇中城市群是全国19个重点培育发展的城市群之一,在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十年来,加快滇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城市群内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要素市场、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六个一体化”建设机制不断完善,一小时通勤圈基本形成,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经济稳步增长。滇中城市群以全省28.3%的国土面积,集聚了61.47%的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1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已成为云南生产力发展布局和产业集中生产的核心区域,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核心区,是推动云南省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和引擎。


云南有8个沿边州(市)、25个边境县(市)、27个口岸,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承担着提升人口集聚能力和守边固边能力的重要使命。十年来,瑞丽、河口、腾冲、磨憨、孟定等边境城镇快速发展,城镇功能逐步完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对外开放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2021年,25个边境县(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84.8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9.81%提高到了目前的11%,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扩大。


10年来,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和高品质城镇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为全省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十三五”期间,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了9.79和14.88个百分点,城乡公共厕所脏、乱、差面貌得到彻底改变,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厕所革命”成效显著,城镇品质逐步提高。同时,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8%以上,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座、全国文明城市9座,国家卫生城市15座、国家森林城市6座。


这十年,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成就。目前,全省所有乡镇及建制村通硬化路率、直接通邮率达到10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从2012年的3.89∶1下降到2021年的2.88∶1,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近期,云南省制定出台了新型城镇化“1+2”系列政策文件。即《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以及《关于高质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和《关于支持曲靖市建设云南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今后一段时期,将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围绕2025年和2035年云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0%、70%左右的发展目标,加快推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打造人民高质量生活空间,努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推动云南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全省新增城镇人口近60万人 

新增社区553个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 张杰介绍,云南在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示范乡镇、建设美丽乡村、加强乡村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特别是有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入实施《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建立健全政策体系,有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落细落实,全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基本实现了“零门槛”,“人地钱”挂钩政策进一步落实。2018年以来,累计下达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补资金32.66亿元,农业转移人口人均城镇占地85.83平方米,公共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业转移人口在住房、义务教育、医疗健康卫生等方面均有制度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均有保障;行政区划调整稳妥有序开展,稳妥实施村民委员会改居民委员会和社区设置工作,促进城乡融合,全省新增城镇人口近60万人,新增社区553个,其中:村改居社区151个。


下一步,将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深入扎实、统筹协调实施云南省乡村建设行动、绿美乡村三年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建设、“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等,力争到2025年,全省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70%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0%,进一步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建成100个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服务功能完善、地域文化浓厚、治理机制健全、宜居宜业宜游的示范乡镇,1000个产业美、生态美、风尚美、民生美、生活美的精品村庄,10000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村庄。同时,建成300个绿美乡镇和600个省级绿美村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全省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


2021年到2022年底

全省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937个、37万户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经济师汪巡介绍,2012年以来,城镇棚户区共争取到中央补助资金324亿元、省级补助54亿元、专项债券412亿元;共争取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央补助资金131亿元、省级补助6000万元、专项债券76亿元。2012年以来,全省累计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109.64万套,完成投资2612亿元,约330万群众“出棚进楼”圆了安居梦;全省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9600个,完成投资258亿元,惠及群众72万户。较2012年相比,天然气管网提升至1.32万公里,总长度翻了12番;城市燃气普及率由62.3%提升至73.05%;城市供水普及率由91%提升至98%;全省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至1266.24平方公里,增长了32.1百分点。


10年来,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3.32万亿元,城镇常住人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提升至40.7平方米,共提供商品住宅279.6万套,满足了近805.34万居民多层次的住房需求。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成和在建公租房91万套,约300万住房困难群众住进公租房;积极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努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2022年全省计划筹建6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与2012年相比,云南省住房公积金缴存人数增加93万人,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由2012年的1229.78亿元增加到5596.42亿元,增幅355.07%。


较2012年相比,全省城市绿地面积提升2.26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升3.52平方米、城市绿地率提升8.13%,累计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县城、城镇)37个,省级园林城市(县城、城镇)48个,总数达到85个。按照“绿美云南”总体行动部署,通过三年行动,力争全省新增城市园林绿地面积5000公顷以上,努力实现城市“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打造一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生物多样性友好、特色鲜明的绿美城市。全省共列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116座(个),其中,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排名第四,中国传统村落708个,全国排名第二,还有2221处历史建筑。


2012年至2021年,全省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共解决269.27万户贫困群众住房安全问题。2019年开始,实施农房抗震安居工程,截至2021年,全省共计实施农房抗震改造41.73万户。2022年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计划实施10.62万户,现已开工9.04万户,开工率85.12%。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有城市(县城)污水处理厂171座、污水管网1.28万公里,城镇污水处理率提升至96.22%;累计建有城市(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场127座,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9.66%。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列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云南省人民政府10件惠民实事”和省级重大民生工程等。“十三五”期间(2019年-2020年),全省已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806个,惠及居民37万余户。全省“十四五”期间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6706个、55万户。其中:2021年到2022年底,全省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937个、37万户,2023年计划改造近2000个、18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