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漾濞光明村以“3333”工作法打造“民族团结+乡村振兴”有效范本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8/29 08:56

本报讯(通讯员 吉正红 杨晓玲)漾濞县苍山西镇光明村立足生态资源及民族文化优势,通过“3333”工作法,打造“民族团结+乡村振兴”有效范本。

以“三带”为抓手,提升基层组织。夯实“组织带”,强化思想教育、加大阵地建设、丰富活动内容;培育“能人带”,培养人、带好人、服务人;发挥“党员带”,积极培养和发展少数民族党员,推行“党员+农户”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发展乡村特色生态旅游业,带动群众就近就业,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以“三会”为支点,推进综合治理。组建“暖心公益会”,着力解决各民族群众在发展致富中遇到的资金、人才、技术难题;组建“连心民议会”,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强化民主决策、民主评议、民主实施、民主监督;组建“合心管理会”,以村党总支、村委会牵头,5个民族群众为代表,成立光明村综合管理委员会,推进光明村综合治理。由村“两委”牵头,与荣漾核桃管护公司合作,实现村内核桃统一管护运营,完成2.5万亩核桃有机认证,并成立了光明农庄等专业合作社,吸纳200余户社员,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有力提高了核桃产业组织化水平,村级集体经济突破20万元。

以“三场”为载体,繁荣民族文化。建好民族歌舞广场,进一步挖掘传承本地民族歌舞;建好核桃文化广场,打造看核桃、话核桃、尝核桃等核桃文化活动;建好民族文化馆场,依托“非遗”传习所建设,打造集历史、民族、生态、核桃、旅游、农耕等文化为一体的民族文化馆场。全村从传统民族文化入手,以民族文化广场、民族文化长廊、民族团结示范家庭为切入点,认真保护好传统民居、服饰、民歌等文化元素,充分挖掘民族风情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商旅古道的资源价值,打造“五个民族一家亲”文化品牌。

以“三美”为目标,建设幸福家园。围绕“生态美”,做好“五个一”,即建立一支护山队伍,制定一个管水制度,规范一个种田标准,规范一个植绿要求,培育一支保洁队伍;围绕“文化美”,打好“四张牌”,即打好民族文化牌、核桃文化牌、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牌;围绕“生活美”,做好“五个入”,即旅游入村、土地入股、核桃入社、产品入网、院子入景。全村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为指引,依托“中国最美田园”“国家级生态旅游文化村”“全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云南省旅游特色村”等殊荣,持续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古树核桃资源保护、农户院子入景、观光体验项目开发、电商服务等工作,推动核桃树变“摇钱树”,“土货”变“金货”,着力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