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理论与实践

以高质量人才工作赋能高质量发展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5/26 09:03

□ 赵正诚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扛实党管人才之责,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广纳人才、育好英才、活用贤才,让人才之花竞相绽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准工作总基调。人才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所有问题;也不是仅靠哪一个部门的力量就能解决,必须充分发挥党在人才工作中的领导作用,树立久久为功的意识,强化“一盘棋”思维,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充分激发调动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各行业、各领域抓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汇聚起推进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方面,始终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抓总,各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机制。带动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动延伸工作职责,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招商引资、洱海保护、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领域,科学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举措,持续打造“行业部门抓行业人才、抓行业必抓人才”的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推动人才工作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另一方面,要树牢“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好“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工程,抓实县委联系专家服务管理工作,加强政治引领和事业感召,推动各方面人才担当作为、服务奉献。采取定期通报、述职评议、综合考核等方式,全面压实人才工作相关单位和企业责任,充分发挥人才工作目标考评“指挥棒”作用,激发用人单位工作主动性,切实加强对各类人才的政治引领,着力打造人才“强磁场”,真正把广大人才凝聚到各级党组织的周围,共同推动人才工作发展。

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抢占事业新高地。“十四五”时期是洱源实现高质量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来引领和保障,我们既要着眼于人才总量不足、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激励保障机制薄弱等弱项,又要着眼人才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不够、人才作用发挥不充分等现状,紧扣州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和州委、州政府对洱源提出的“建设成为温泉康旅胜地、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基地”的定位要求,以更宽视野、更高境界、更大气魄广开选才进贤之路,全方位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工作机制。以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重点,加大引才育才工作力度,强化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引进一批教育卫生、生态环保、经济建设等领域高层次人才,通过沪滇协作项目,积极对接顶尖人才团队,抓实专家工作站,推进医院对口帮扶,成立项目服务专班,着力选树一批“名师名医名匠”,为建设温泉康旅胜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县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重点加强乡土人才培养和本土人才的使用,推进“万名人才兴万村”工作,助力现代农业发展、洱海保护治理、集体产业壮大、乡村文化繁荣、乡村基层治理和生态宜居建设,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创业新活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事关一个地区经济能否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人才发展环境的竞争。一方面,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完善党委统筹、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平台协作的人才服务体系,强化人才政策落实,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着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人才工作氛围。另一方面,要聚焦人才在待遇、环境、感情等多方面的需求,通过定期走访慰问、座谈交流等形式,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协调解决人才普遍关心的职称评定、岗位聘用、住房保障和子女教育等问题,使广大人才乐享生活、安心工作,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同时,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强化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加强对专家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引导广大人才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实际行动。

(作者系洱源县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