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媒体看大理

用镜头记录 洱海保护的“大理模式”

作者: 来源:阿坝日报 时间:2019/12/28 16:35

编者按:

时间并不总是匀速前进,它有时激越昂扬、有时则沉潜低徊。

因时而变,适事而迁。置身新时代,阿坝瞄准山头,“一州两区三家园”战略目标、“一屏四带、全域生态,三地共建、五业同优”发展新格局正全面崛起;置身新时代,阿坝想要拨快发展的时钟,充分学习、借鉴一切先进的经验做法,当是必由之路。

“虫入凤窝不见鸟(风),七人头上长青草(花);细雨下在横山上(雪),半个朋友不见了(月)。”白族人民常吟的一首谜语诗巧妙点出了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的美丽风景,而这“风花雪月”的背后正是近年来,大理州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理州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用勤劳、智慧和汗水,奏响出洱海保护时代强音的生动写照。

今年10月,阿坝日报“他山之石”第二报道组来到云南省大理州调研采访,力图介绍兄弟市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前沿思考和最新探索,以期收“攻玉”之效。

镜头一 全民参与 碧水盈盈众人护

拂晓时分,很多人尚在睡梦中时,悠扬的白族歌调已在洱海边响起:“过去呀苍山顶上把柴砍,现在哟洱海边上打捞忙,保护洱海责任重,早出晚归心乐然。”唱调子的这个人,是46岁的保洁员何叶平。

记者了解到,她的工作是分包洱海湖岸的3公里区域,每天清除岸边的杂草与浮藻,“一天要清理十几桶垃圾”,但令何叶平感到欣慰的是:“现在垃圾越来越少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洱海是滋养大理人民的生命源泉。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个被大理人民引以为豪的“母亲湖”,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不断出现“生产生活对湖体过渡侵蚀”“流域污染日益加重”“污染负荷不断增加”“蓝藻大面积暴发和聚集”……洱海的美丽一度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进入本世纪以后,历届大理州、市党委、政府一直在采取多种措施进行保护治理,然而,由于保护治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超出想象,洱海保护治理始终难如人愿,形势仍然严峻。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大理洱海视察,他对洱海的未来留下了美好期许,殷殷嘱托重如千钧。大理的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探索出了依法治湖、科学治湖、工程治湖、全民治湖和网格化管理的“四治一网”治理之路,启动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三线”划定生态搬迁等一系列攻坚战和持久战。经过近4年的保护治理,生态环境部公布显示2018年洱海水质为优,创纪录地有7个月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大理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如今,“洱海清、大理兴”这句话,已刻入大理人的骨髓。

无论是在机关、乡镇、村组,或是在社区、企业、学校,记者遇到的基层干部、垃圾收集员、滩地管理员、拆迁户和客栈、餐馆老板,他们都表达了对保护治理洱海的支持。为了守护自己的“母亲湖”,上至老人,下至孩童,大理人把对洱海的呵护,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一种自觉的行为。

镜头二

洱海之滨 庭院悠悠载乡愁

10月14日,记者来到云南省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探索大理在绿色发展中的路径与思考。

古生村东靠洱海,西邻苍山,青山绿水间的小村子有上千年的历史。这里居住着质朴的白族人民,他们的房屋雕梁画栋,院子里干净整洁,花草植物生机勃勃,整个村落古朴悠悠。

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古生村,站在洱海边,看到湖水荡漾、苍山云绕,提议合影,“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能更干净清澈。”如今,在总书记当年眺望的地方,立起了一块巨石,刻有“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几个字。

总书记的嘱托犹然在耳。这是一种鞭策,古生村村民以这种方式提醒自己,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改善好洱海水质。

中午11时,记者走进了古生村村民李德昌的家,这是一座典型的白族民居——青瓦白墙、三坊一照壁,照壁精雕如画,藤桌上面铺着白族特有的扎染布,院中有几棵桂花树,树下种着几行青菜。据介绍,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李德昌家的院子里和当地干部群众座谈,拉家常、问生产、说乡愁、谈怎样保护洱海。

坐在藤桌前,李德昌向记者回忆4年前那激动人心的情景:“总书记看到我们一家七口人‘四代同堂’,十分高兴,随后又进到厨房和堂屋看了看,并询问我家里的情况。座谈时,他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亲切地拉家常……”几年来这情景被李德昌无数次地回忆,每每谈起此事,他的心底里就涤荡起激动之情。

现在,李德昌的小院成了村里乃至大理有名的景点。来过多少客人他已经记不清了,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过三四千人。“保护好洱海、保护好庭院,守望乡愁是我们的责任,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请总书记再来看一看!”李德昌说。

“守住青山绿水,留住最美乡愁。”习总书记说,“乡愁”就是你离开了还会想念的地方。而在大理,对家乡、对洱海的拳拳热爱就体现在大理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处,这让“乡愁”二字变得更加柔软和美好。

镜头三 快艇大队 洱海清清靠“法”守

历届大理州、市党委、政府都把洱海保护作为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落实洱海保护工作。大理州成立了洱海保护管理局,组建了一支精干、高效的渔政执法队伍,并制定了《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让洱海保护有了法的依据。

大理市洱海流域综合联动执法大队就是这样一支“快艇大队”,这支队伍的主要工作不是为游客提供游览服务,而是不分昼夜地在洱海湖面上巡逻,开展环保执法。

“我们的职责主要包括执法、监管和宣传等方面,通过定时或不定时地巡查、跟踪、监管等,严厉打击侵占洱海滩地、湖体及非法捕捞等行为,确保洱海流域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发现、有效处置。”执法大队一中队队长杨萍告诉记者,当海上出现险情时,他们还得担负起海上救援的工作。

渔政执法是一块“硬骨头”,又苦又累,但对于杨萍和同伴们来说,能得到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是他们心里最大的愿望。之前,受利益驱使,少数不法渔民会不时顶风作案,非法捕捞的行为屡禁不止。多年来,杨萍和同事没少碰钉子。随着国家的普法力度逐步加大,大理州、市相关部门也积极宣传相关政策。如今,渔民们也逐渐意识到偷捕行为是属于违法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非法捕捞现象逐年减少,执法环境越来越好了。“这工作是苦,但苦得开心,这些年,洱海湖域日益天蓝水净,我们的工作没有白费!”杨萍自豪地说。

环境保护靠“人治”,更靠“法治”。洱海之所以能成为“全国城市近郊保护得最好的湖泊”,成为全国湖泊治理的先进案例,离不开大理州、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这些渔政执法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步履铿锵,踏歌而行。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指引,大理从眼前的洱海到周边的环境,从日常的生活到家家户户人心所向,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这样的自然美景正在大理人的共同努力下梦想成真。

·“他山之石”第二报道组 华文军 周旺波 俄莎初 泽英 唐冲·

如果说大理是云南旅游的一张名片,那么洱海就是大理最大的招牌。

站在岸边远眺,静卧在苍山脚下的洱海,在阳光的映照下,万顷碧波,湖光山色,风情万种。微风吹过,波澜不惊的湖面,氤氲缭绕似仙境,鸥鸟戏水舞蹁跹,一派“笙歌缭绕轻烟里,疑是蓬莱梦中行”的人间美景。

金秋十月,记者驱车环洱海采访。蓝天碧水的洱海风光,绿意盎然的生态稻田,阡陌纵横的生态隔离栏,洱源全面推进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画面是那样生动而真切。

若临秋水,如沐春风。记者不禁用笔记录下了一个个难忘的“镜头”。

探访民族团结进步的“大理样本”

“民族团结进步”是大理健康快速发展的一条主线,穿越了时空,连接着各族群众千年的过去,也牵引着大理州儿女锐意进取的今天和充满希望的未来。而大理市下关镇的万花社区就是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大理样本”之一。

10月15日,迎着蒙蒙细雨,记者一行走进了万花社区居委会,探访他们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

在这里,“民族元素”已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大门右侧的宣传栏上,粘贴着《下关镇万花社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简报》,从宣传栏再往里走,一道精美别致的民族同心墙呈现在记者眼前——56个民族栩栩如生的人物模型按心形排列在墙上,让人倍感温馨;社区居委会办公楼内,联席会议室、阅览室、民族技能培训室、民族调解纠纷室、民族展示厅等设施一应俱全。

“自2009年社区成立至今,没有发生过一起居民纠纷。”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万花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张莲珠自豪地告诉记者,万花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新兴城市社区,居住着白、彝、回等18个少数民族,为坚持把满足和服务好各族群众的根本需求作为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区推行了“网格化”管理。

张莲珠介绍说,万花社区党总支还创新开展了联系辖区单位、联系少数民族、联系民族困难户等联谊活动,进而创建民族团结示范社区模范单位、模范院落、模范家庭、模范个人,促进民族团结和谐的“六联四创”活动,把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融入社区工作,让各族群众安居乐业。“我们针对辖区人口不断增多、各民族交错居住、人员流动较大的实际,进一步创新了工作机制、延伸了服务触角,切实为民排忧解难,增强了各族群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近年来,大理州打造了一批类型多样、各具特色、具有标杆性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典型。创建了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5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56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9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同时持续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军营“七进”活动,全州共有2961家单位参与,实现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