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要闻

第A2版
综合新闻

第A3版
文化
 
标题导航
大理日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6年5月18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初诗人笔下的南诏铁柱

□ 王亚林

不知道为何缘故,南诏景庄王蒙世隆铸于872年的南诏铁柱,在800多年以后的清代初年才开始见于诗人的笔端,康熙间诗人黄元治、李兴祖开始题咏南诏铁柱,成为此后诸多题咏南诏铁柱怀古诗之滥觞。这在一个号称诗歌王国的国度,确实是一个值得探寻的文化谜案。

据史料记载,康熙三十二年(1693),大理府通判黄元治受命纂修《大理府志》,深入铁柱观现场踏访,对南诏铁柱做了一番详细考察。安徽新安人黄元治在顺治年间以廪生两次考中副榜,为官廉明,人称“青菜太守”,工书法,擅诗歌,袁枚评为“国朝边塞诗人第一”。黄元治考证之后认为,虽然武侯立铁柱、白王张乐进求思武侯功重铸的事迹世代相传,但从铁柱铭文可知,铁柱为南诏蒙酋隆于建极十三年所立,即872年,后人建观其上,尊崖川铁柱为天尊柱。

黄元治还知道,蜀汉诸葛武侯南征云南,立碑记功,岁久石碑扑毁,至隋朝太平公史万岁重新勒石立碑。这些历史事实宛然,史乘记载粲然。于是,黄元治作七律《过铁柱观》,并收入《大理府志》,诗云:“铁柱题非纪汉年,白王重铸亦伪传。改元建极从蒙诏,入寇酋隆死蜀川。野老只知诸葛迹,淫祀未付祝融烟。卧龙曾此铭功去,何处丰碑尚屹然?”诗歌叙述自己的考证结果,缅怀诸葛亮开发云南边疆之丰功伟绩,抒发自己“何处丰碑尚屹然”的无限感慨,生动写出了当地少数民族特有的祭柱风俗,时代特色十分浓郁。

四年之后,即康熙三十六年(1697),奉天铁岭人李兴祖由山东盐运使出任云南布政使司参议、分守永昌道。作为巡守滇云迤西的长官,李兴祖写的七律《铁柱庙》更为世人传诵。李兴祖(1646-1706),字师圣,号广宁,出身奉天汉军旗官宦世家,虽只有个监生功名,却才华横溢,著有《课慎堂诗集》,从康熙十三年出仕起,此时已是从知县、同知、知府做到布政使司参议。从诗歌内容上看,这个一生惟慕武乡侯的诗人巡行至蒙化府(今巍山),有感于诸葛武侯事迹,欣然作七律诗云:“巍然古庙在城东,七尺高标铁柱雄。建极有年垂往迹,武侯前事想遗功。字曾阅世苔花锈,民为祈神蜡炬红。谁识当时原铸错,偏安仍不改蛮风。”

李兴祖出自清初奇人五公山人王余佑门下,一生心中所慕唯有汉诸葛武侯,深谙诸葛武侯经世治国之道,满腹经纶,故而宦迹南北各地,勤政为民,惠政累累,安民济世,名垂青史。诗人在边陲之地看到诸葛武侯故迹,自是格外惊喜,感慨万千,诗作紧扣一个“想”字,通过凭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丰功伟绩,抒发诗人对诸葛武侯未能统一中原、蜀国朝廷始终偏安一隅的无限遗憾,并精彩描写铁柱观香火旺盛,抒发当地民族至清初仍然“蛮风”未改的无限感慨。

铁柱观建于何时,已深深隐藏于历史的烽烟弥漫之中。考诸史籍,元代大德(1297-1307)年间,西台御史郭松年巡行大理,踏访弥渡,在其《大理行记》曾有“白崖甸西南有古庙,中有铁柱”的记载,推知铁柱观至少始建于宋代大理国时期,其历史之久远,可想而知。康熙初年,对铁柱观大殿修缮。乾隆年间,又对铁柱观作大规模的扩建,形成了三院、七殿、五厢房的宏大格局,占地58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成为文人雅士接踵题咏的一方胜迹。只是不知何故,从此“铁柱观”便更名而为“铁柱庙”,且一直沿袭至今,“芦笙赛祖,毡帽踏歌”的所谓“蛮风”和祭柱祀神的所谓“淫祀”也一直沿袭至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大理日报社版权所有 | 地址: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龙溪路20号
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邮发代号:63-37 新闻热线:0872-6985888 6985999
   第A1版:要闻
   第A2版:综合新闻
   第A3版:文化
   第A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B1版:社会新闻
   第B2版:新闻视界
   第B3版:旅游周刊
   第B4版:文娱体育
鸡山有塔名无影
清初诗人笔下的南诏铁柱
《大理丛书·建筑篇》首发座谈会召开
云龙举行“圆梦蒲公英·我的中国梦”汇演
平坡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乡镇文化影响力
渔樵耕读意境美 远去时光是乡愁
《凤羽滋味》出版发行
宾川举行纪念红军长征
过宾川80周年理论研讨
微电影《夙愿》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