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洱海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洱海
 
标题导航
大理日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6月11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蒿叶上的乡愁

■ 北 雁

几场春雨过后,大山环抱中的滇西北高原在一派百花烂漫间苏醒。一到户外,从乡野吹来的阵阵和风扑面而来,我似乎又闻到了那一阵阵甜甜的蒿香。是的,此时的乡下,田埂上、小溪畔、菜园里、大路旁,一丛丛被春风唤醒的野蒿正当油嫩可人,拔节生长,许多童年的旧事开始一幕一幕浮现眼前。

故乡位于洱海之源茈碧湖畔,是一个山清水秀的村子。或许正因为故乡山水的灵秀之气,陶冶了乡人们崇尚圣洁的美好心性,不论居室住所,抑或日常起居,总是追求简约与明净。于是餐桌上的锅碗瓢盆或是平素里的日常穿戴,总让那些贤德的妇人清洗得一尘不染。然而早年的乡下,似乎谁都没有听过或是见过洗洁精、除菌液等等那么多叫不出名字的洗涤用品,顶多一两块肥皂已是殷实人家紧压厢底的奢侈品。于是清锅洗碗、敬神祭祖,乡人们选用的常常就是一把随手掐来的绿蒿。这种叶色略黑的蒿草,被我们称之为黑蒿。黑蒿柔嫩,揉在一起往油锅黑碗里擦上几个来回,油腻即去。若是不行,就加上一把草木灰,再渗上少许水,纵是多年的油渍污垢,亦很快被擦去。就此往水里一漂,即刻洁净如新。留下淡淡的蒿香,在鼻翼间长久环绕。要紧的是祭祀敬祖的东西,比如那些多年尘蒙灰积的烛台、盘子,煎素的锅瓢,甚至是剪纸用的剪刀,在乡人眼里被视为圣物。但人们至今使用的清洁之物仍是黑蒿。常常就是在老人们灰暗的双眼下,一遍一遍细细擦洗,直至洁净如初,方才使用。而那些擦烂的蒿草,常也不乱扔,因为这是沤肥的最好材料。记得早年,农人们常把田边的黑蒿割到水田或是旱地中肥田。遇上某个不上学的日子,父母也会把我们带到肥料难以运达的山地,人背马驮,割来一篮一篮青蒿倒在一个土坑里用土掩上,便是来年山地的全部营养。有趣的是我们有时会把许多青蒿埋到鸡舍旁边的泥地里,过不多久,就能让小鸡扒出虫子来。

说到割蒿,最让人难忘的还是白蒿。白蒿叶色泛白,成熟之后,厚实的叶片像是蒙上了一层白絮,比黑蒿更有韧性,割回来晒干用手搓成个小棉团,却是参加莲池会的奶奶们烧香敬神缺之不得的圣物。平时都被小心地储放到一张精致的香斗里,每每经会一到,就被提到各个寺庙里的佛爷前,当作火信在香炉里燃上,敬神拜佛,祈诉平安。包括在家也常常会燃,但那大都是遇上了什么节气或是喜庆日子,往祖宗牌位、灶君和门神前盖上两匙草叶香燃上一炉,整个庭院立时清香袅袅,久久不绝,节气的氛围一下子更隆了。那时候,我们姐弟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到乡间田埂割白蒿。因为我们常可以因此而从外婆那里挣到小一笔零花钱。磨刀不误割蒿功,夏日里被雨水浇壮的蒿杆,非得动用快刀方可将其割倒。那些壮实的杆儿,常会使你吃尽苦头,倘若不慎,刀刃一滑,留下的只能是血渍斑斑的教训。一次次记忆犹新的童年旧事,让我们早早知晓劳动的艰辛与成功的不易。而今外婆早已逝去多年,对一株白蒿的回忆,就是对那一桩桩温情故事的千百次回想,睹物思人,每每总是泪眼滂沱。

至今走上故乡的田埂,还常会有许多特别的收获,就是能掐到鲜嫩的野藜蒿。早年生活寡苦,长在乡间田野的藜蒿自然使人不屑一顾,如今却成了稀罕的菜肴。但农人们常常耕种劳苦,家里的各种活计鸡零狗碎,让他们舍不得花时间细致挑拣,常常几板镰下去了事,连根带叶摞在一起,装进塑料兜里拎回来,在暖暖的太阳下面焐着晒着。过不多久,老叶蔫去,新芽发出,才又倒出来掐掉芽尖,收拾出一盘伴上经年的老火腿,来上一段油花花的爆炒,苦中带甜的蒿香,别是一番美味。但我却喜欢蹲在一丛油嫩的藜蒿边上,逐根适嫩掐下,回来细细掐尖剔叶,只图一时的新鲜,嚼在嘴里体会乡味绵长。至今多年过去,乡下的藜蒿,似乎还沾湿了手尖,带来那沁鼻芬芳。

让我最无法忘记的却是艾蒿。然而直至到了城市,我才知道那是端午节时门壁上缺之不得的悬挂之物。但与其说这是一种习俗,还不如说是文化传承。于是每每节日迫近,菜场门口总是人挤如潮,一蒿难求。记得当年,母亲总是在菜园里种上一排,过不久就会采几朵蒿叶回来,在热锅里伴上红糖和鸡蛋,熬出一碗红粥,溢满厨房的甜甜蒿香,常惹得我垂涎欲滴。但母亲却总是说我吃不得。多年之后,我才知道这种乡间颇为多见的艾蒿,是一种极好的妇科用药,《本草纲目》有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本草从新》亦说:“艾叶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在当时缺医少药的乡下,一棵小小的蒿草,就是那么多母亲的平安符。淡淡的芳香,包涵多少乡间女人的隐忍与坚强。

忘不掉的蒿香,抹不去的乡愁。想念家乡的日子,一抹淡淡的蒿香,就是游子心中最暖的回味!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大理日报社版权所有 | 地址: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龙溪路20号 | 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邮发代号:63-37
大理日报社新闻热线:15087275888 15087275999
大理日报社新闻职业道德监督举报电话:0872-2172369
   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洱海
   第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5版:社会
   第6版:深读
   第7版:健康
   第8版:专版
寄语母亲
夏的诗篇
小巷深深情几许
烟雨诺邓
溪 声
黄  昏
开秧门
蒿叶上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