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要闻

第A2版
综合新闻

第A3版
文化
 
标题导航
大理日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3年7月10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云深处“吹吹腔”

□ 尹丽梅

根据志书记载,云龙县名含有“白云深处”之意。在这白云之乡中,澜沧江峡谷,在莽莽的群山,在那些古朴的白族村寨中,不时有高亢的唢呐声传来,如天籁之音来自天际,余声萦绕于千年的古道,落在山里人家的瓦屋顶上。这是在演唱白族的民族传统戏剧——吹吹腔。

白族吹吹腔因乐器伴奏仅为唢呐,俗称为“唢呐戏”。据专家考证,白族吹吹腔源于江西的弋阳腔,由明代入滇的汉族移民带入白族地区。经过长时期在白族地区流行,以及无数白族艺人的共同辛勤创造,发展成为行当体系完善,剧本体裁丰富,并融入了白族文学、音乐、舞蹈等内容的独特剧种,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到了清代以后,吹吹腔逐渐发展成了南北两个流派,大理、鹤庆等地的吹吹腔为北派吹腔;云龙县境内流传的为南派吹腔。到了近代由于受到滇戏、京戏和其它外来文化的冲击,北派吹腔日渐式微,而处于白族山区的南派吹腔却得以传承和发展,使云龙成为保存白族吹吹腔戏剧最为丰富、最为完整的地区。现在全县还有8个常年活动的业余戏班,有民间艺人近200多人,保存有10座古戏台。2008年,云龙县被文化部命名为“吹吹腔艺术之乡”。

云龙白族吹吹腔的历史非常悠久,据清雍正《云龙州志》记载在明朝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就在今旧州镇三七村的原州府衙门所在地建造戏台,并根据旧州地区的老艺人世代相传,在明代就以唱吹吹腔戏。所以,最迟在明朝后期吹吹腔就已传入云龙。首先是在州署、盐井等经济和文化都较为发达的地区流传,后才转入乡村。到了近代,由于受到外来戏剧如京戏、滇戏的冲击,在盐井地区由滇戏取代了吹吹腔,使吹吹腔逐渐向山区转移,最后仍顽强地保留在边远的山乡之中。吹吹腔的这种变化过程,也是我们很多民族文化逐步被边缘化的一个缩影。

吹吹腔演出的剧目十分丰富,云龙县已收集到近200多个传统剧目。在这些传统剧目中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移植、改编于滇戏、川戏等汉剧的传统剧目;一类是本民族自创,反映本民族历史、生活的剧目。反映本民族生活的剧目语言通俗,风趣诙谐,十分贴近生活。在表演时轻松活泼,在唱腔音乐上除了传统的吹腔曲牌外,还加入了白族的山歌小调,显得丰富多彩。

云龙县委和县政府高度重视白族吹吹腔的保护,继承和发展工作,成立了县吹吹腔艺术团,每年坚持送戏下乡,指导和扶持业余吹吹腔剧团开展活动,举办吹吹腔传习班,组织人员深入民间收集和整理吹吹腔剧本、脸谱、音乐等资料;同时不断加强宣传,提高吹吹腔文化品牌和群众认知度,并由省、州、县三级政府命名了14位吹吹腔艺术的传承人。2006年,云龙县的白族吹吹腔被公布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4年9月,云龙县白族吹吹腔参加全国第四届华文戏剧节表演;2005年8月,中央电视台《文化周刊》栏目剧组摄制了《云龙白族吹吹腔戏》专题片,在央视节目中播出。

白族吹吹腔是白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少数民族的戏剧已经传承五百多年的时间。到了近代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白族这一古老的民族剧种逐渐从坝区向山区转移,最后顽强地遗存于边远山区的山乡之中。对吹吹腔进行大力保护,使这朵白族的民族艺术之花重放异彩,是我们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大理日报社版权所有 | 地址: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龙溪路20号
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邮发代号:63-37 新闻热线:0872-6985888 6985999
   第A1版:要闻
   第A2版:综合新闻
   第A3版:文化
   第A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B1版:社会新闻
   第B2版:新闻视界
   第B3版:旅游周刊
   第B4版:文娱体育•广告
大理市法院丰富载体打造廉政文化长廊
图片报道
何永飞散文集《生命归位》出版
辛向东著《明星与大理有个约会》面世
弥渡回龙山塔
白云深处“吹吹腔”
《〈小河淌水〉溯源》与读者见面
《宾川报业二十年》丛书出版发行
洱源县文联民间曲艺协会成立
愿农村多些文化味
巍山县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党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