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1年11月15日

莫让痕迹管理成为工作中的“绊脚石”

□ 张翠丽

痕迹管理本身是一种通过保留下来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来还原责任人对工作的落实情况的有效管理基层工作的方法,但有的时候,却无形中成了工作中的“绊脚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一些单位和部门确实存在工作不细、不实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一些地方和部门的督查检查考核机制单一,流于形式,样样都要看记录、查文件、找“留痕”,且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导致基层为了各种痕迹疲于奔命。

笔者认为,事事留痕要不得,但事过无痕也不可取。要用好痕迹管理手段,使其成为推动工作有效开展的助力,而不是“绊脚石”。

首先,要正确认识痕迹管理的必要性并做好必要的“留痕”工作。科学的痕迹管理可以有效记录基层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实施结果,可作为评判工作好坏、实施奖惩的一种依据;痕迹管理还是对工作方法和经验的一种记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掌握情况,提高工作效率。要把工作过程中的实干、实绩、实效,及时地、精准地、不重复地留痕迹,而非为了“留痕”而留痕。

再者,要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督查检查考核机制。督查检查考核不应流于形式,一味以书面材料为准,要聚焦工作实绩,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了解基层工作的全貌,要整合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的检查考核,让基层干部从过多的材料迎“检”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干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