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理论与实践

党员干部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应有作用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09/26 09:45

□ 单玉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那么,党员干部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应有作用呢?

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共识。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党员干部应率先学习探索并积极参与,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全民共识。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业税的取消,再到城镇化进程中的“三农”发展成就,农村改革一直走在前列。然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村的粮食安全、农民就业、土地撂荒等问题亟待解决,“三农”工作仍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于党员干部,部分党员干部应摒弃“高高在上”的思想意识,深入学习“三农”政策,理解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并通过宣传教育让群众意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因此,党员干部需深刻理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方针,才能在实施过程中发挥作用,推动全民参与乡村振兴的氛围形成。

以勤学敏思助推发展。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任务繁重。没有“三农”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党员干部应充分利用自己的学习和适应能力,从文化振兴、乡村文明、群众致富等方面入手,助力乡村振兴。在“三农”工作“机关化”现象抬头的背景下,党员干部应主动下基层,了解实际情况,与村组干部和群众共同学习、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党员干部要结合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积极参与制定发展思路,推动乡村振兴逐步落实。党员干部要发挥自身岗位优势,做好调查研究,为“三农”发展出谋划策,用务实态度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妥善处理好“三农”问题。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中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治国兴邦离不开对农民问题的科学认识。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三农”问题,就会导致基层发展停滞。长期来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未根本性改变,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仍然很大,过程也更加漫长。因此,党员干部应全面学习有关“三农”的政策法规,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短期内,要抓好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重点推动产业发展,帮助农村引进商家和企业,带动当地经济。长期来看,应协调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各项工作,确保乡村振兴稳步前行。

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口号和理论不如实际行动,党员干部应以实际行动积极为群众办实事,用能见效的举措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部分党员干部长期脱离基层,对“三农”工作不熟悉,导致在乡村振兴中缺乏实效。党员干部应积极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并深入基层,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发展中,每个党员干部都应发挥自身特长,帮助发展特色产业。此外,党员干部应发挥创新作用,在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通过帮助群众开设网店、直播销售农产品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总之,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其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落实。广大党员干部应主动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齐心协力,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贡献力量,才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施。

(作者单位:祥云县委政策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