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沅龙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需要把法治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
把法治建设体现到坚定理想信念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两个确立”“两个维护”是从新时代伟大变革中得出的最大结论、最大共识。国资国企党员干部要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掌握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中国特色法治理论,正确处理法治和政治、改革和法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关系,深刻认识肩负的责任使命,善于从政治角度分析问题,把讲政治要求体现到不断加强政治建设上。通过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专题讲座、“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企业、进支部、进车间,心系“国之大者”,坚决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扑下身子落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各项任务,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把法治建设体现到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上,强化企业改革主体责任,抓紧抓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党的二十大对国资国企作出的新部署和新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领导,强化企业改革主体责任,强化法治思维,着力提升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快推进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改革、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改革,聚焦重点问题,加强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打通淤点堵点,激发整体效应。要聚焦“两个途径”,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要聚焦加快解决科技、效率、人才、品牌等方面突出问题,加强深化改革,加大创新力度,加快补短锻长,结合企业特点塑造独特竞争优势;增强核心功能要聚焦发展实体经济,把主业的饭碗端牢,以市场化方式推进战略性重组,加快企业间同质业务整合,分步骤、有计划地加快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聚焦国计民生重点领域提升国有经济比重,在战略性新兴领域加快构建新的增长引擎,深化产业链生态圈战略合作,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整体功能作用。要发挥“三个作用”,即切实发挥国企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更加突出科技产出、科技成果、科技转化、科技产业,更加突出锻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把控制力体现在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和带动产业链循环畅通、优化全球产业链布局上,积极服务战略布局一体融合、战略资源一体整合、战略力量一体运用。
把法治建设体现在完善监管模式上,厘清权责清单,坚持依法行政,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聚焦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目标,国资监管部门要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通过聘请法律顾问,充分听取法律专家意见建议,围绕管好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等重点,完善监管权责清单,坚持依法监督、正确监督。实施投资项目、投资项目负面清单、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畅通参与政策制定的渠道,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改进考核评价手段,发挥好考核“指挥棒”“风向标”功能作用。
把法治建设体现到加强党的领导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持续推进“党建入章”,严格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按照党建引领要强、治理结构要强、发展质效要强的要求,开展国有企业党支部书记能力素质提升行动,补齐党建工作短板,以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推进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深入开展“清廉国企”建设,持续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加强对企业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特别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重点部门和单位的监督,突出“三重一大”决策、工程招投标、改制重组、产权变更和交易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深入开展国资国企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企业治理法治化水平,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国资国企系统蔚然成风。
(作者系大理州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