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a5967-5e03-446e-9f62-8c992cae245ccopy.jpg)
编者按 近年来,宾川县紧扣“搬得来、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工作目标,围绕“党建强、产业兴、农民富、村和谐”的工作思路,把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全力推进移民新村建设。今天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展现宾川县鸡足山镇小湾水电站移民安置点——新川移民村的幸福蝶变。
□ 通讯员 张镔 高顺文
从宾川县城驱车20多分钟,笔者来到了位于宾川县鸡足山镇的小湾水电站移民安置点——新川村。放眼望去,一栋栋漂亮的房屋错落有致、清爽干净,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在村间纵横交错,每栋房屋上精美的墙体彩绘更是为这个多民族聚居村寨增添了浓浓的民族色彩。
2009年,为配合国家水电重点工程小湾电站建设,宾川县选择了距县城近、交通区位好的近5000亩土地作为安置点,规划组建了鸡足山镇新川村委会,接纳了来自南涧县和巍山县的677户2768名群众。目前,全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有彝、汉、佤、苗、傈僳5个民族,共757户3004人。
在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中,宾川县以“家园美”“生产美”“生活美”为目标,不断完善移民新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移民村庄。先后投入2亿多元完成了新川村各村民小组房屋、村间道路、田间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占地30亩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陈列室。其中,投入2839万元,完成村内道路硬化及给排水工程、学校、村委会办公楼、村级活动场所、民俗展览馆等建设,并实施了村内主干道绿化工程;投入1151.17万元,完成生产道路硬化9.19千米,新建田间排水灌溉沟渠2.06千米、抽水站1座、小水池135个,并建立了“分级管理,分级养护”的后期管护模式;投入230万元实施了生产用水补充灌溉工程,使群众的生产更加便利;投入120多万元购置了垃圾清运车、清运箱等设施,全村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有效改善。
下一步,新川村将以打造“特色旅游村寨”为核心,实施彝人部落文化广场、彝族服饰展厅、美食小吃街、农家乐、花海观光体验园等项目,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彝族传统文化和特色生态游,促进新川村经济发展,助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