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仅重2克!

大附院成功为一74岁患者植入“胶囊”起搏器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12/01 09:20


11月9日晚,这只小小的“胶囊” 起搏器即将植入患者体内。

□ 通讯员 赵秋燕 文/图

11月9日,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吴新华带领团队为一名74岁的患者成功植入无导线心脏起搏器,这只心脏起搏器只有胶囊大小。

这也是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独立完成的首例此类手术,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起搏技术正式迈入无导线时代。

今年74岁的李奶奶术前2个多月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心悸,时有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在家人的陪同下,李奶奶10月26日到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经详细检查,李奶奶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需植入心脏起搏器。

李奶奶年纪大,且还有其他病症,多次检验血小板和白细胞都很低。如果植入传统起搏器,手术风险较高,术后还易并发囊袋感染。为此,吴新华组织心血管内科对李奶奶的病情进行了全科疑难病例大讨论,认为目前最先进的无导线起搏器植入能更好解决李奶奶的问题,且能避免囊袋感染及出血问题。

在征得家属同意后,11月9日吴新华带领手术团队为李奶奶施行了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成功将胶囊大小的起搏器植入老人体内。

据了解,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近年来紧抓“创新”这个“牛鼻子”,紧跟国内外心血管领域发展前沿,不断创新实践,将最新最有效的技术应用于临床,全力守护人民群众健康。

>>> 相关链接

无导线起搏技术是当前国际起搏领域最前沿的技术。相较于传统起搏器,Micra体积减小了93%,仅有维生素胶囊大小,重量仅约2克,拥有超强的电池续航能力。在参数良好,起搏比例50%以内,寿命预计可超过12年,同时兼容1.5T/3.0T核磁共振扫描的创新功能,可以为心脏提供持续稳定的动能。

Micra无导线起搏器无须植入心内膜导线,也无须在胸前皮下放置起搏器,整个手术过程时间短,植入成功率高,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也相对传统手术方式更加良好。“一体化”的起搏器,让患者减少了创伤与感染风险,直接植入患者心腔内,可以达到无伤疤、无切口,可减少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