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时评

莫在文字材料中“注水”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08/05 09:18

□ 自 然

当前,一些部门有些干部在撰写文字材料时,习惯用较大篇幅阐述某项工作的重大意义、深刻背景、上级要求等内容,而具体干什么、怎么干等关键内容却惜字如金,使整个材料充满“水分”,给人感觉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在文字材料中“注水”,对工作有百害而无一利,实不可取。

文字材料承载了重要的指挥调度、上传下达等功能,理应“干货”满满,但现实中不乏往文字材料中“注水”的现象。究其根源,一是作风不实。“文如其人”,往材料里“注水”的,大多都是作风不严不实,惯于玩花招、虚招的干部。在撰写文字材料时,有的只求出新出彩,不求实招实效;有的只求数量多,不求质量高,导致文字材料“水分”重“干货”少。二是调查研究不够深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足见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但一些干部在写文字材料时,惯于闭门造车或搞来料加工,写出来的材料不接地气、不切实际,自然不可能有“干货”。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说到底,撰写文字材料只是基础,抓落实才是关键。这就要求撰写文字材料要实之又实,达到更通俗易懂、形象直观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目的。

要挤掉文字材料的“水分”,治本之策在于让各级干部切实转作风、改文风,努力在“短实新”上下功夫,讲求有用、管用、实用。“短”,不是说材料越短越好,而是要开门见山、一针见血,言简意赅把事情说清楚、讲明白,不要长篇大论、絮絮叨叨或“大而全”,免得让读者抓不住重点。“实”,就是要实处着眼,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写虚话、套话、空话,多写真话、实话和群众爱听、愿听、听得懂的话。“新”,就是不因循守旧,不照搬照抄,不用“万能模板”,要有新意,既有新思路、新举措、新见解,也有新文风、新语言、新表达方式,让人耳目一新,乐于接受,易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