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社会新闻

“修旧如旧”“活化利用” 风貌保护提升让大理古城焕发新机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01/25 09:56


大理古城人民路街景。(摄于1月19日)


大理古城无同书院。(摄于1月19日)

编者按

“十三五”以来,我州深入推进“旅游革命”,主动融入大滇西环线规划,扎实开展智慧旅游建设,不断夯实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积极开展国家级文化生态试验区创建,各项任务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的各项预期目标。今日起,本报推出“云南旅游革命”看大理报道,围绕品质提升、文旅融合、智慧旅游等方面综合展示我州文旅工作。

□ 本报记者 褚雪琴 文/图

1月19日上午,冬雨后的大理古城干净清爽。走在人民路上,临街商铺整齐排列,院落建筑古朴淡雅,青瓦白墙、格子木门、雕花木窗,白族元素嵌入各处,古城古色古香、生机盎然。

没有了盘旋在屋顶上的“蜘蛛网”电线,商铺门窗也由钢折门、玻璃窗变成了木门窗,现今的大理古城越来越有自己的特色和美感,而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大理古城风貌保护提升项目。据悉,2018年3月,大理古城正式启动风貌保护提升项目示范段工程,之后又相继实施了二期、三期工程,截至2020年6月,已完成示范段158间、二期654间、三期654间临街铺面及人民路117号、苍屏街27号老院落“活化利用”的保护提升工作。

人民路以东的无同书院是喧嚣古城中的一隅清静之地,稍显斑驳的照壁和门头显示了这幢白族民居建筑年代久远。走进院内,古琴声的悠扬和咖啡的醇香顿时让人身心舒缓,宁静的四合小院里坐着三五友人,惬意地在品茗、看书以打发寒冷的冬日时光。“院子已经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了,之前一直荒废无人打理。2019年6月,在保留原来建筑布局和风貌特征的基础上,古保局对房子重新进行了改造,改造好后,我就租下来开书院。”来自南京的书院老板庄淮向记者介绍,这里以前是一座荒废的工厂,曾因年久失修而破败。

据大理市古城保护管理局风貌保护提升指挥部工作人员李超介绍,近三年来,大理古城保护管理局联合多家具有古旧文物修复资质的单位和个人,对包括无同书院在内的1600多开间建筑进行修缮改造。“大理古城建筑风貌提升整治,是遵循古城的历史性、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包容性,突出民居建筑的独特个性、特点和闪光点,在坚持整体保护原则的基础上,以街区为单位,保持和恢复传统的建筑形式和特点。”李超介绍,在尽量保存老建筑原有形制的基础上按“修旧如旧”提升改造后,老院落又引入不同的文化体验业态,重新利用后焕发了新的生机。

目前,大理古城风貌提升改造项目一阶段的整治已完成,与古城风貌不相适宜的钢门、钢窗、铝合金门窗等被拆除,已恢复为木门木窗的白族民居建筑风格。通过整治排危,排除了老旧房屋的安全隐患。同时,统一古城门牌店扁制作标准,实行门槛内经营,规范了经营秩序,提升了古城管理水平。